寄怀子进昆仲三首 其三

闻道筑堂名遂初,规模浑是退居图。
藏书自有三万轴,种橘何多二百株。
我似杜陵宁老蜀,君如张翰已归吴。
诗成把酒遥相属,门外北风方怒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怀子进昆仲三首 其三》是唐代诗人赵蕃的作品。《寄怀子进昆仲三首 其三》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的人生哲学和对自然、清雅生活的热爱。以下将围绕此诗展开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赵蕃,字昌父,号东瓯,宋代学者、文学家,与陆游、杨万里并称为“宋初三大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反映了他对时事的关注以及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赞美。在艺术上,赵蕃的诗歌注重音律和谐与意境创造,其作品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2. 诗歌原文
    有竹相娱道岂孤,
    久不闻表叔张平子安否?
    觅使寄此问何如,
    藏书自有三万轴,
    种橘何多二百株。
  3. 诗歌注释:《寄怀子进昆仲三首 其三》中,“有竹相娱道岂孤”表达了诗人以竹为伴,享受清雅之趣,暗示其人品高洁,志向不孤。“久不闻表叔张平子安否?”则询问远在他乡的友人张平子的近况。“觅使寄此问何如”,诗人通过书信传达自己的关切之情。而“藏书自有三万轴,种橘何多二百株”则描绘了诗人对知识的热爱以及他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4. 写作背景:赵蕃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关心以及对生活哲理的思考。这首诗可能写于他离开故乡,到外地求学或任职期间,通过对友人及其生活环境的描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和个人志趣。
  5. 主题思想:此诗的主题思想在于表达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通过对竹子、书籍和橘树的描写,反映出诗人淡泊名利、注重精神生活的高尚情操。同时,诗中也流露出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深切关怀,显示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相互思念。
  6. 艺术特色:从艺术手法上看,这首诗运用了比兴、象征等传统诗词表现手法,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出深远的意义。诗人通过对竹子、书籍和橘树的描述,巧妙地寓意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这种含蓄而深刻的表达方式,使得《寄怀子进昆仲三首 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作品。
  7. 文化价值:《寄怀子进昆仲三首 其三》作为宋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对于理解当时的社会文化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宋代文人的思想情感和生活方式,从而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寄怀子进昆仲三首 其三》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人生哲理,展示了古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传承,从而更加珍视和维护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