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使斯人墨绶腰,不知谁合上丹霄。
得非疲瘵要摩抚,是遣循良颁诏条。
闻道过家犹数月,尚期论荐出公朝。
过予不作一饭去,政倚相望非甚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顾使斯人墨绶腰,不知谁合上丹霄。
得非疲瘵要摩抚,是遣循良颁诏条。
闻道过家犹数月,尚期论荐出公朝。
过予不作一饭去,政倚相望非甚遥。
《寄孙从之》是宋代赵蕃的一首诗作。
赵蕃,号昌父,郑州人,后侨居信州玉山,是一位南宋文学家,他的诗作以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以直秘阁致仕而告终。在《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乾道稿》二卷等著作中,他展示了他对书法的推崇和对文人尚意书风的崇尚,这反映了他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观,也显示了他对于个人品德和学术修养的重视。
《寄孙从之》是一首典型的宋诗,其内容涉及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以及对人生经历的感慨。诗中的“得非疲瘵要摩抚,是遣循良颁诏条”可能表达了作者对于自己仕途的艰辛以及通过努力获得认可的决心。而“闻道过家犹数月,尚期论荐出公朝”则展现了诗人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期望。此外,“过予不作一饭去,政倚相望非甚遥”透露出诗人对于友情深厚的珍惜和对朋友未来成就的期待。
赵蕃的《寄孙从之》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部展现宋代文人风采和价值观的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社会的文化背景及其在文学上的贡献和影响。因此,无论是对于研究宋代文学,还是对于欣赏古代诗词艺术,《寄孙从之》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