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进昆仲俱和寄怀三诗复次韵 其一

此山只合便终焉,底用心劳学计然。
贫贱已安身外事,功名宁顾俗间缘。
旧游要纪东南胜,有句须从甲乙编。
闲向晴窗遮老眼,亦堪时伴结跏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子进昆仲俱和寄怀三诗复次韵 其一》是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赵蕃的作品,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郑州人,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他的家族有显赫的背景,祖父因功被封赏,父亲也曾任官职。早年,赵蕃从学于刘清之,并受业于朱熹。在南宋理宗绍定二年(1229年)以直秘阁致仕。
  2. 诗词原文
    此山祇合便终焉,底用心劳学计然。
    贫贱已安身外事,功名宁顾俗间缘。
    旧游要纪东南胜,有句须从甲乙编。
    闲向晴窗遮老眼,亦堪时伴结跏禅。
  3. 诗词赏析
  • 主题思想:“此山祇合便终焉”表达了作者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认为山林之地才是真正可以结束纷扰、安身立命的地方。这种思想与当时文人士大夫追求的精神自由相呼应。
  • 生活哲学:“底用心劳学计然。”这句话反映了赵蕃的人生态度,他认为名利富贵并不是人生的全部,真正的价值在于内心的平和与满足。这种观念在当时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难能可贵。
  • 人生态度:“贫贱已安身外事,功名宁顾俗间缘。”表达了赵蕃对物质和名誉看得很淡泊,他认为真正的成就不在于外界的评价,而在于内心的宁静。

赵蕃的《子进昆仲俱和寄怀三诗复次韵 其一》不仅是一篇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历史见证。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不仅能够领略到赵蕃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卓越的艺术成就,还能从中感受到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