径荒空道菊犹存,岂不怀归病苦昏。
乞得邻花有根拨,带泥栽著定州盆。
过邻家看菊乞之以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邻家看菊乞之以归》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情感的流露,通过观察邻家的菊花和向人讨花的经历,展现了诗人的孤高品格和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简介: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理宗绍定二年以直秘阁致仕,不久卒,谥文节。他的一生经历了宋朝从兴盛到衰落的转变,但他始终未放弃对学问的追求,晚年还曾问学于朱熹。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和个人的情感体验,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诗歌原文:径荒空道菊犹存,岂不怀归病苦昏。乞得邻花有根拨,带泥栽著定州盆。
诗歌赏析:《过邻家看菊乞之以归》描绘了诗人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走进邻家,发现邻居种的菊花依然傲然盛开,这不禁让他心生怀念和孤独感。他向邻人借来菊花,带着泥土重新栽种在自己的盆中。这一举动不仅表现了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怀,更彰显了他的高尚人格。诗中的“岂敢忘情”和“病苦昏”反映了他内心的复杂情绪,既有对美好事物无法割舍的喜爱,也有因疾病而感到的迷茫和困惑。
通过对《过邻家看菊乞之以归》的赏析,不仅能够领略到赵蕃作为一位文人墨客的独特风采,还能深入理解古代文化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交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