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梅有作六首 其三

老来诗兴苦无多,折得梅花奈若何。
便恐飘零不堪触,正须绕树数婆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对梅有作六首·其三》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这首诗描绘了梅花在寒冬中绽放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梅花坚韧不拔、高洁脱俗品格的赞美。

诗中写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这里的“一树寒梅”指的是一株盛开的梅花,而“白玉条”则形容梅花的白色花瓣晶莹剔透,犹如白玉般美丽。诗人站在溪桥上,远远地观赏着这一树美丽的梅花,不禁赞叹其美不胜收。

“风枝不肯受繁霜,霜重枝无叶红。”这句诗描绘了梅花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坚韧不拔,不受繁霜的侵袭。虽然枝头没有叶子,但红色的花朵依然鲜艳如初。诗人用“不肯受繁霜”来表达梅花的顽强生命力,即使面临严寒和冰雪,也能保持自己的美丽与坚韧。

“愿借寒梅一缕香,吴姬三日笑犹在。”最后一句诗中,诗人希望借助梅花那一缕香气,让自己的心愿得以实现。他想象着自己能带着这缕香气去见心仪的女子,希望能得到她的芳心。然而,这种美好的愿望最终却未能实现,因为女子在见到他之后,三天内就离开了。这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以及对现实无奈的叹息。

《对梅有作六首·其三》通过对梅花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和世事无常的感慨。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是杜甫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