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诗客子鬓如银,壁上题诗墨尚新。
犬已久忘曾宿客,半山风铎似迎人。
书合龙寺旧题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宋朝诗人赵蕃的《书合龙寺旧题后》
赵蕃,字昌朝,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他的诗作风格独特,情感深沉,对后世影响深远。这首诗《书合龙寺旧题后》便是其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作者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感情。
在这首诗中,赵蕃以笔触细腻地描绘了一幅寺庙壁上的题诗景象。首句”题诗客子鬓如银”用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位鬓发如银的游子形象,他手持笔墨,正站在寺庙墙壁前沉思。这一句不仅展现了作者对历史长河的感慨,也表达了他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之情。
接下来的句子”壁上题诗墨尚新”则进一步描绘了这一场景,墨迹未干,仍显得鲜活而充满生命力。这种对比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以及作者对这种变迁的深深思考。
诗句”犬已久忘曾宿客,半山风铎似迎人”则是对寺庙周边环境的生动刻画。这里的”犬”很可能指寺庙中的守护犬,它已经忘记了曾经的旅人,但当它听到半山的风铎声时,仿佛又感受到了旅人的归来。这一句不仅富有画面感,还传达了时间流转、人事更迭的主题。
最后一句”半山风铎似迎人”更是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宁静而神秘的环境之中,仿佛能听到风铎的声音在耳边回荡,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
赵蕃的这种表现手法,既展现了他对自然景色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通过对寺庙和周围环境的精细描绘,他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对于时光流逝的思考,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书合龙寺旧题后》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部蕴含着丰富历史和文化内涵的作品。它让我们得以窥见北宋时期的文化风貌,同时也激发我们对过去和未来的深刻反思。
通过赵蕃的《书合龙寺旧题后》,我们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体会到中国古代文人对于生命、时间和自然的独到见解。这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提醒我们珍惜当下,同时也不忘探索人生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