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何叔信三首 其一

几年惆怅荔枝红,妇荐孙擎寿媪翁。
我亦得归无此乐,弟兄相对小灯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何叔信三首·其一》是宋朝诗人赵蕃创作的一组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活风貌及文化氛围。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郑州人,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赵蕃在年轻时跟随刘清之学习,以祖父的荫庇入仕,曾向朱熹求教并问学于他。理宗绍定二年(1229),赵蕃以直秘阁致仕。赵蕃的诗作深受黄庭坚的影响,其诗歌风格宗法颜真卿、李建中、苏舜钦、苏轼、黄庭坚等文人。他的《淳熙稿》二十卷、《章泉稿》五卷、《乾道稿》二卷都是他的作品之一。

  2. 诗歌原文:几年惆怅荔枝红,妇荐孙擎寿媪翁。我亦得归无此乐,弟兄相对小灯笼。

  3. 诗歌赏析

  • 情感丰富:这首诗表达了对故乡和家人的深切怀念。”几年惆怅荔枝红” 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眷恋,而 “妇人推荐孙擎寿媪翁” 则表现了家人间的亲密与温暖。
  • 生活写照:通过 “我亦得归无此乐”,诗人抒发了自己对平凡生活的满足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弟兄相对小灯笼” 则形象地描绘了兄弟相聚时的温馨场景。
  • 艺术特色:赵蕃的诗歌注重人品和学养,推崇清道刚劲的文人尚意书风,受到颜真卿、李建中等名家影响较大。他在诗作中运用了许多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使得诗歌富有节奏感和音乐性。
  • 文化意义:《送何叔信三首》不仅是赵蕃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当时社会风貌和文化交流的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宋代的文化背景及其历史变迁。

《送何叔信三首·其一》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是赵蕃个人情感的真实表达,也是宋代社会风貌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读者可以通过这首诗感受到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