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郑秀才觅菊二首 其二

漫从僧舍移甘菊,清蕊重阳摘未堪。
径欲过君篱下看,二儿端可为舆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蕃的《从郑秀才觅菊二首 其二》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宋代诗歌,通过细致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菊花的喜爱及向往之情。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赵蕃
  • 生平简介:赵蕃(1143年—1229年),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荥阳(今属河南),徙居信州玉山(今江西上饶),宋末元初著名文学家、史学家。他与陆游、杨万里、尤袤等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世推崇。
  1. 诗词原文
    漫从僧舍移甘菊,清蕊重阳摘未堪。
    径欲过君篱下看,二儿端可为舆篮。

  2. 诗意解析

  • “漫从僧舍移甘菊”:描述了诗人在偶然的机会中得到了一束甘甜的菊花,这种意外的收获让他感到惊喜。
  • “清蕊重阳摘未堪”:强调了菊花的清纯美好,以及在重阳节采摘它时的不易,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珍惜的情感。
  • “径欲过君篱下看”:诗人想要亲自到郑秀才的篱笆下观看这些菊花,显示出他对这束菊花及其主人的喜爱和期待。
  • “二儿端可为舆篮”:这里的“二儿”可能是指郑秀才家的孩子们,诗人打算用他们来帮助搬运菊花,展现了诗人对于和谐生活的美好祝愿。

通过对《从郑秀才觅菊二首 其二》的解读,不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也能体会到他在艺术创作中的深厚情感和独特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