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思庵

路落林湾得小庵,轩窗都在万松间。
兹游不为寻僧至,更拟缘云度一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游思庵》是宋朝诗人赵蕃的一首古体诗,表达了作者在自然美景中的闲适与超然。下面对《游思庵》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赵蕃(1143-121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南渡后侨居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一位博学多才的学者,其作品多反映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2. 原文及译文

  • 原文
    路落林湾得小庵,轩窗都在万松间。
    兹游不为寻僧至,更拟缘云度一山。
  • 译文
    我在林间的山谷中偶然找到了一个小庵子,窗户外面都是松树。这次旅行不是为了去找和尚,而是打算随着云彩飞过一座山。
  1. 赏析与评析
  • 《游思庵》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宁静致远的自然图景。“路落林湾得小庵”,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处隐逸之所,使人仿佛置身于深山古寺之中,感受那份远离尘嚣的清幽。
  • “轩窗都在万松间”进一步扩展了这一意境,不仅展示了小庵的地理位置,更通过“都在万松间”这一形象比喻,展现了松树林间的空灵与静谧,给人以心灵上的抚慰。
  • 整首诗没有过多的修饰与夸张,语言朴素而充满韵味,充分体现了赵蕃诗风的平和与内敛。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游思庵》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游历,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一次深刻体现,通过描写自然的美景来抒发个人的情感与哲思。

《游思庵》作为赵蕃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容,成为研究宋代文学和诗人情感世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体会到古代诗歌的审美价值,也能从中汲取到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