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无历日,不知冬已交。
起行视林园,草木如半凋。
黄花独何为,亭亭有馀高。
俯不愧转蓬,仰何羡凌霄。
当其杂众芳,开落真谩劳。
岂若稍退步,坐阅枯与焦。
建中方死苏,元嘉乃终陶。
二老盖岿然,所历匪一朝。
和陶渊明己酉岁九日诗一首
介绍
和陶渊明己酉岁九日诗一首’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九月九日这个传统的重阳节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孟浩然简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诗隐”。他与王维并称“王孟”,其诗清淡,长于写景,多反映山水田园和隐居生活的意境。他的诗现存约150首,以四言、五言为主。代表作有《春晓》、《过故人庄》等。孟浩然因家境贫困,长期隐居在襄阳鹿门山。
诗歌原文:
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烟湖色一如昔,秋水共长天一色。
遥知兄弟登高处,万水千山只等闲。
忽遇江上三人归,他日思君不可忘。
诗意解析:
九月九日望乡台 - “九月九日”指的是农历的重阳节,古人有在这一天登高远眺的习惯。”望乡台”则表明诗人站在高台上眺望远方,感慨家乡的遥远。
他席他乡送客杯 - “他席”指的是远离家乡的地方,”他乡”则暗示了诗人身处异乡。”送客杯”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时的不舍之情。
人烟湖色一如昔 - “人烟”指的是人间烟火,”湖色”则是湖边的景色。这里的“一如昔”意味着诗人感觉故乡的人烟和湖色依旧如旧。
秋水共长天一色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辽阔的画面,诗人通过比较秋天的湖水和天空的颜色,表达了自己心境的开阔和超然。
遥知兄弟登高处,万水千山只等闲 - “遥知”表示诗人虽然无法亲自到场,但能够想象到兄弟们正在高处庆祝。”万水千山只等闲”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旅途中的艰辛和挑战的淡然处理,认为这些困难只是暂时的,不足为虑。
忽遇江上三人归 - “忽遇”意味着意外的重逢。”江上三人”可能指的是诗人在江边偶遇过去的友人或者兄弟。”归”则暗示了这次重逢的喜悦。
他日思君不可忘 -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谊和美好回忆的珍视。”思君”表明诗人时刻想念着朋友。”不可忘”则强调了这种思念之情的深切和持久。
这首诗通过对重阳节的描写以及对家乡和朋友的思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友情的怀念。孟浩然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将个人的感受和对自然的感悟融为一体,创作出了这首情感深沉、意境优美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