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无历日,不知冬已交。
起行视林园,草木如半凋。
黄花独何为,亭亭有馀高。
俯不愧转蓬,仰何羡凌霄。
当其杂众芳,开落真谩劳。
岂若稍退步,坐阅枯与焦。
建中方死苏,元嘉乃终陶。
二老盖岿然,所历匪一朝。

诗句:山中无历日,不知冬已交。 起行视林园,草木如半凋。

译文:在山林之中,看不到日历,无法知晓季节的更替,不知道冬天已经到来。当我开始行走,观察林园中的植物,发现草木已经凋零了一半。

赏析:此诗通过诗人在重阳节的所见所感,表达了对岁月流转、生命短暂的感叹。首句“山中无历日”以反问的形式引出时间的概念,暗示了诗人对时间的感知和对季节变迁的关注。接下来的“不知冬已交”,则描绘了一个在自然中迷失的季节变化,使得诗人不禁感慨于时间的无情。

“起行视林园,草木如半凋”两句,诗人描述了自己离开居所后所见的景象。这里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描写,更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受。草木的凋零,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进一步加深了诗人对人生短暂和世事变迁的感慨。

结尾的两句“黄花独何为,亭亭有馀高。俯不愧转蓬,仰何羡凌霄”是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诗人通过对黄花的独特赞美,表达了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自豪与满足,同时也暗喻自己的清高自守和不随波逐流的人生态度。同时,“俯不愧转蓬,仰何羡凌霄”这两句,诗人以“转蓬”和“凌霄”比喻自己和世俗的距离感,表现了诗人对超脱俗世的向往和追求。

赵蕃的《己酉岁九月九日》不仅在形式上遵循了陶渊明《己酉岁九月九日》的五言古诗形式,而且在内容上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表达。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刻画与内心世界的深情抒发,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尘世的宁静与深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