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观陶诗,仿佛如前生。
忽此迫重九,意是渠所名。
我方卧病中,斋居忘昏明。
不知檐雨落,但觉奔涛声。
两儿绝可怜,弱者才五龄。
深悯乃翁惫,取酒前为倾。
岁月已如许,我衰难复荣。
但愿此可安,闾里无异情。
何必议徙居,终焉计将成。
重阳节才过去四天,天气就变得如此糟糕,以致我病倒在床。
小儿辈们取来美酒让我品尝,还请求我写首诗助兴。
强忍病痛,我勉为其难地写了一首《九日闲居》。
久未观赏陶渊明的作品,今日读之仿佛回到了从前。
忽然觉得重九节的天气竟如此恶劣,这大概是陶先生所期待的吧。
我因病卧床,斋居生活忘却了昼夜之分。
不知道檐头滴落的是雨还是雷声,只感觉到那奔雷般的声响。
两个年幼的孩子特别可爱可怜,一个五岁另一个才三岁。
深深怜悯他们的父亲年迈体衰,便取来美酒为他解忧消愁。
时光流逝已是如此漫长,而我却衰老无能无法再有所作为。
但愿这些日子能安稳度过,乡亲邻里不会因迁居而感到不快。
何须再讨论是否迁移住所,最终的决定总会在将来实现。
【注释】 1、重九:即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古人认为此日阳气最盛,适合秋游赏菊。2、迫:急迫。3、渠:他指陶渊明(渊明,字元亮)。4、意是渠所名:意思是他正好有“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诗作。5、斋居忘昏明:斋居,指斋戒后家居休息。6、奔涛声:雷声。7、两儿:指作者的两个儿子。8、悯(mǐn):怜惜,同情。9、前为倾:请允许我为您斟酒。10、闾里:乡里。11、徙居:搬家。12、计将成:打算将要实现。
【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对宋代文学家、诗人陶渊明《九日闲居》一诗的和作。陶诗原句为:“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苏轼则用此诗表达了自己对重阳节的感慨,同时借陶诗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全诗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自己因病卧病在家,不能参加重阳节的登高活动,只好独自饮酒以度时日。第二部分通过想象,写出了自己对重阳节的期待和对陶渊明的羡慕之情。第三部分写自己虽然病弱不堪,但仍然希望家人和睦相处,不要因为搬迁住所而产生不愉快的情绪。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亲情的珍视以及对生活的乐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