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都重风节,先生实启之。
有士盖如此,不拯家国危。
乃知大厦倾,未易一木支。
我读党锢传,涕流每交颐。
往来桐江船,必拜严子祠。
俯诵宛陵句,仰观文正碑。
禹稷与颜回,千载同其师。
数公固天人,可望不可追。
但愿如玄英,隐居名能诗。

诗句释义

1 东都重风节,先生实启之:在东都洛阳,重视风节,先生确实开创了这一风气。这里的“先生”指严光,他因不愿做官而隐居,但在东都洛阳受到尊重和赞誉(重风节)。

  1. 有士盖如此,不拯家国危:这样的人实在是这样的,如果不拯救国家于危难之地。这里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担忧和失望。

  2. 乃知大厦倾,未易一木支:这才知道大房子倒下了,不能仅用一根木头来支撑。比喻一个国家或组织崩溃需要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大厦倾、一木支)。

  3. 我读党锢传,涕流每交颐:我读到有关党锢的传记,总是泪流满面,常常皱着眉头。描述了作者因为党锢事件中人物的遭遇感到悲愤和同情(党锢传、涕流交颐)。

  4. 往来桐江船,必拜严子祠:我经常乘船来往于桐江,必定要拜谒严子祠堂。严子指的是严光,桐江是严光曾经隐居的地方。

  5. 俯诵宛陵句,仰观文正碑:我低头诵读着宛陵的诗篇,抬头观看文正公的石碑。宛陵是严光的故乡,文正是严光的父亲。

  6. 禹稷与颜回,千载同其师:禹、稷与颜回,千年来都是他们的老师。这里的“禹稷”和“颜回”都是古代著名的贤人,他们被尊为圣人。

  7. 数公固天人,可望不可追:几位公卿固然是天生的圣人君子,只能远观而不可追随。这里的“数公”可能是指历史上的一些贤臣,他们的行为被视为圣人君子。

  8. 但愿如玄英,隐居名能诗:我只愿像玄英那样隐居,既能保持名声又能写诗。玄英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别号,这里表达了作者对高洁隐逸生活的向往。

    译文

    我在东都洛阳,非常看重一个人的风节,先生正是这样一位开风气的人。有这样的人士,却不能拯救国家的危亡。这才知道大厦倒了不是只有一根木头就能支撑的。我看了党锢传,泪水经常流到下巴。我经常乘船来往桐江,必定要拜谒严子祠堂。我低头诵读着宛陵的诗篇,抬头观看文正公的石碑。禹、稷与颜回,千年来都是他们的老师。几位公卿固然是天生的圣人君子,只能远观而不可追随。我只愿像玄英那样隐居,既能保持名声又能写诗。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严光的评价和对其隐居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高尚品德和隐逸生活的向往。严光因其高风亮节而受人尊敬,他的事迹激励着人们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国家危难时期的无奈和忧虑,以及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通过对比和联想,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批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