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观阮嗣宗,醒醉俱托狂。
广武叹已绝,苏门啸何长。
昏既以醉免,辞宁不终忘。
又疑杀青上,阙文今或亡。
不然竹林游,何独弃山王。
【注释】
(1)读阮嗣宗传:阅读关于阮籍生平事迹的传记。阮籍,字嗣宗(一作“季子”),三国魏诗人。
(2)托狂:借酒浇愁。
(3)广武叹已绝:广武,古地名,在今河南禹县。曹操曾作《薤露行》,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之语,阮籍对此非常不满,于是写了一篇《咏怀》诗,其中有“常拟哭路隅,谁为仰天啼”的句子,就是对曹操的不满和讥讽。
(4)苏门啸何长:苏门,指苏轼、苏辙兄弟。苏轼曾写《赤壁赋》,其中“驾一叶之扁舟”一句,被阮籍用来讽刺曹操的雄才大略。
(5)昏既以醉免:昏,指曹操。曹操死后,其子曹丕即位,史称魏文帝。
(6)宁不终忘:宁,哪里;终,到底,忘记。
(7)杀青上:即杀青,古人写文章时用竹简书写,须将竹简夹紧,然后杀青,使之硬化。杀青上,指文章写成后。
(8)竹林游:指嵇康、阮籍等人的隐士生活。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作者通过描写阮籍的醉与醒,来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前半篇主要写阮籍的醉,后半篇主要写阮籍的醒。全诗语言朴实而含蓄,意境高远而不晦涩。
首联“善观阮嗣宗,醒醉俱托狂”,点明题目中的“读阮嗣宗传”。这里说的是阮籍的一生,既有清醒时也常常沉湎于醉酒之中,他既爱饮酒也爱喝酒过度,因而被人称为“狂人”。这两句是说善于观察的人可以看透阮籍的性格。
颔联“广武叹已绝,苏门啸何长”,是说他的醉酒已到了极点,连苏门山歌也唱得太久太长了。广武是地名,在今河南禹县西南。《三国志·魏志·王昶传》记载:曹操曾作《薤露行》,有“慨当以慷,忧思难忘”的话,阮籍对此十分不满,于是写了一篇《咏怀诗》七首,其中第二首就有:“常恐秋节至,我言先零风。凉风飘我襟,炎云覆我屋。”可见他不仅反对曹操,而且对当时的政治局势也十分不满。
颈联“昏既以醉免,辞宁不终忘”,是说他因醉酒而被免去官职,但并不因此而忘记他的政治理想。
尾联合“又疑杀青上,阙文今或亡”,是对前面内容的补充。杀青,古代写字用的竹简,经过处理后才能书写文字。这里的“杀青上”是指写完的文章。“阙文”指文章中间没有内容的部分。这两句意思是说:既然怀疑曹操杀青时删去了某些内容,那么现在所写的这篇文章是否也有被删去的内容呢?
末联“不然竹林游,何独弃山王”,是说如果像阮籍那样在竹林里自由自在地游玩,那么为什么只有山王一个人被抛弃了呢?山王,即嵇康。嵇康和阮籍都是东晋时期有名的文学家和思想家,两人在政治上观点不同,所以经常发生争论。嵇康因反对司马氏集团的统治,遭到杀害。《世说新语》记载:“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请学此曲……’于是听之,欣然曰:‘此间之非向声也!’”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在批评曹操,实际上是在指责司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