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台下望龟峰作

吾州四名禅,独未历龟玉。
足后懒不鞭,几同毁于椟。
系舟桃花下,龟峰正相峙。
决意欲造前,已行卒成止。
尝观是山图,未究所得名。
道人相指似,咸曰因赋形。
方今圣人治,图书当瑞出。
胡不负之去,而此久屹立。
老我无藉在,放意师庄蒙。
不愿智以用,怀哉曳涂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桃花台下望龟峰作》是一首宋代诗人赵蕃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桃花之下眺望对面龟峰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人生态度的反思。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赵蕃:赵蕃,字昌父,号章泉,是宋代杰出的文人和学者。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也是一位精通书法与绘画的艺术家。
  1. 诗歌原文
  • 吾州四名禅,独未历龟玉。
    足后懒不鞭,几同毁于椟。
  • 系舟桃花下,龟峰正相峙。
    决意欲造前,已行卒成止。
    尝观是山图,未究所得名。
    道人相指似,咸曰因赋形。
  • 方今圣人治,图书当瑞出。
    胡不负之去,而此久屹立。
    老我无藉在,放意师庄蒙。
    不愿智以用,怀哉曳涂中。
  1. 诗歌赏析
  • 自然之美的思考:诗人通过观察自然景观,引发了对于自然界美的深刻思考,同时也表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情怀。
  • 人生态度的反思:诗中“决意欲造前,已行卒成止”等句子,透露出诗人对于人生旅途的感慨,以及在人生道路上所遭遇的困境和挑战。
  • 艺术创作的态度:诗中提到的“道人相指似,咸曰因赋形”,反映出诗人对待艺术创作的认真态度,以及对传统艺术形式的尊重和传承。

《桃花台下望龟峰作》不仅是赵蕃诗歌创作的杰作之一,也是研究宋代文学及禅宗文化的重要文献。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邃的艺术修养和敏锐的审美情趣,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历史变迁及其精神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