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州四名禅,独未历龟玉。
足后懒不鞭,几同毁于椟。
系舟桃花下,龟峰正相峙。
决意欲造前,已行卒成止。
尝观是山图,未究所得名。
道人相指似,咸曰因赋形。
方今圣人治,图书当瑞出。
胡不负之去,而此久屹立。
老我无藉在,放意师庄蒙。
不愿智以用,怀哉曳涂中。

【解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建安太守期间,时值春暖花开,诗人在桃树下观赏桃花盛开的景象,有感而发。首联点题,“吾州四名禅”,说明他任职的地方是禅宗盛行之地;“独未历龟玉”,意谓没有游历过龟峰和玉虚洞两座名山。颔联用典,“懒不鞭”即《世说新语·容止》中王献之“恨其眼长”(王羲之曾戏弄儿子王献之,让他以手指画自己眼睛的长短)的故事。颈联写诗人欲游览龟峰,却因舟系桃花而止。尾联写他看到《桃花源记》后,觉得那里的境界更胜一筹。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叙事抒情,语言明白晓畅,风格清新自然。

【答案】

示例:

桃花台下望龟峰作

吾州四名禅,独未历龟玉。

译文:

我任职的地方是禅宗盛行之地,但却没有游历过龟峰和玉虚洞两座名山。

注释:

吾州,指诗人任职地建安县。

名禅,指著名的禅宗寺院。

龟峰、玉虚洞,都是佛教圣地。

“吾州四名禅”一句,表明诗人任职地建安(今河南永城)是禅宗兴盛地区。

“独”字写出了对名山的向往和期待。

足后懒不鞭,几同毁于椟。

译文:

我游兴已尽,懒得再骑马奔驰,几乎就像被装在盒子里一样。

注释:

足后,意谓马疲,不再能奔跑。

懒不鞭,意谓懒得骑马。

几同毁于椟,意谓就像被收藏在箱子里一样。

“几同毁于椟”,比喻游兴全无。

“几”字写出了诗人游兴已尽。

译文:

我游兴已尽,懒得再骑马奔驰,几乎就像被装在盒子里一样。

注释:

“已行”,意谓已经走了。

“卒”,同“猝”。突然。

“已行卒成止”,意为诗人已经出发了,但却突然停了下来。

译文:

我已经出发了,但却突然停了下来。

注释:

“方今”,指现在。

“圣人”,指圣明的君主。

“图书”,指典籍、文献。

“瑞出”,意谓吉祥之事出现。

译文:

如今圣明的君主治理天下,典籍文献应当吉祥出现。

注释:

“胡”,同“何”。

“负”,违背。

“不”,同“否”。

“去”,离开。

译文:

为什么你偏偏要离开呢?然而这个地方却长久屹立在那里。

注释:

“老我”,指作者自身。

“无藉”,意谓无所依托。

“放意师庄蒙”,意谓随心所欲,随性所为。

译文:

我没有什么凭借,随意自在地游玩。

译文:

我不想用智巧来使用它。

译文:

“曳涂”,同“曳踵”。拖着脚跟行走。

译文:

我不想用智巧来使用它,只好拖拉着脚步行走。

赏析:

这是一首五律。全诗八句,每句七个字,平仄相间。首联写诗人任建安太守期间,时值春暖花开,诗人在桃树下观赏桃花盛开的景象,有感而发。颔联用典,“懒不鞭”即《世说新语·容止》中王献之“恨其眼长”的故事。颈联写诗人欲游览龟峰,却因舟系桃花而止。尾联写他看到《桃花源记》后,觉得那里的境界更胜一筹。全诗以议论为主,夹杂叙事抒情,语言明白晓畅,风格清新自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