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李待制浦五首 其一

乡党推耆旧,朝廷重老成。
闺门无政事,孝悌有平生。
万卷常充宇,千金不满籯。
种成兰玉后,华发看升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李待制浦五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赵鼎臣的作品,内容表达了对李待制高尚品德和深厚学识的敬仰之情。这首诗通过描绘李待制的家风和生平事迹,展现了他作为一位老成持重、孝悌兼备的人物形象。下面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这首诗:

  1. 作者简介:赵鼎臣(约公元1087年-约公元1163年),北宋末年到南宋初年的文学家,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他的诗作多表现了儒家思想,关注民生疾苦,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2. 诗歌原文:乡党推耆旧,朝廷重老成。闺门无政事,孝悌有平生。万卷常充宇,千金不满籯。种成兰玉后,华发看升平。

  3. 诗意解析:整首诗以李待制为题,通过对其家风和品德的赞美,表达了对李待制一生清正廉洁、孝悌和睦的崇敬之情。诗中“乡党推耆旧,朝廷重老成”表明,在乡党之中,李待制被推举为值得尊敬的耆旧;在朝廷之上,李待制则受到重用,成为老成持重的典范。而“闺门无政事,孝悌有平生”则描绘了李待制作为家庭楷模的形象,其家风纯正,没有世俗的纷争,但孝悌之道却贯穿其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最后两句“万卷常充宇,千金不满籯”则进一步强调了李待制博学多才、学问渊博的特点,而“种成兰玉后,华发看升平”则是对其一生成就的高度概括,即使到了晚年,依然保持着一颗平和的心态,享受着生活的平和与美好。

《挽李待制浦五首 其一》不仅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更是一个时代文化、社会风貌和人物精神的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解读,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以及所反映的社会现实,从而更加全面地把握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远影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