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何德之喜雪

北风半夜轩昂变,倒泻天河飞似霰。
初惊弱质柔于冰,稍意澄江净如练。
心知消息到杯盘,坐觉精神生笔砚。
晓来竹下失青莎,鹄立细长三四片。
似欺赵子躯六尺,欲恼何郎书万卷。
诗泉要子涌三峡,酒路许吾通一线。
可怜顷刻纵如花,不奈消流终怯晛。
经尝凛冽合增嫌,爱惜为馀犹眷恋。
画莎江上真已奇,歌曲郢中殊不倦。
自惭追琢费巧心,欲为不托嗟无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何德之喜雪》是宋朝诗人陈造所作诗词之一,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赞美和内心的感慨

陈造(1224—1280)南宋诗人、文学家,字唐卿,号芸居,高安人。他与赵师秀、徐玑、翁卷等合称“宋末四灵”,他们倡导诗歌要表达真情实感,追求自然清新的风格。《次韵何德之喜雪》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诗风影响下诞生的。

诗中的“北风半夜轩昂变”,描绘了雪花飘落的场景,北风呼啸,大雪纷飞,如同天河倒泻般壮观。诗人通过这种直观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银装素裹的世界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同时,“倒泻天河飞似霰”也暗示了雪的洁白无瑕,象征着纯洁和高尚的品质。

“初惊弱质柔于冰,稍意澄江净如练。”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雪后的景色。初时,雪花似乎柔弱如冰,让人不禁产生怜爱之心;稍后则发现江水清澈如练,展现出冬日特有的宁静与美丽。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诗人内心感受的真实写照。

诗中还提到了诗人的精神变化:“心知消息到杯盘,坐觉精神生笔砚。”在雪后的日子里,诗人感到心情愉悦,灵感迸发,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冰雪消融,只剩下心灵的宁静和思想的清晰。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诗人的创作上,也反映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

最后一句“晓来竹下失青莎,鹄立细长三四片”,则是对雪后景色的具体描绘。清晨,当阳光透过竹林洒落,地上的积雪映衬着竹子的青翠,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雪花静静地躺在竹叶之间,仿佛是大自然的恩赐,为大地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次韵何德之喜雪》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作,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通过对雪景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这首诗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瑰宝,也是人们心中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