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风半夜轩昂变,倒泻天河飞似霰。
初惊弱质柔于冰,稍意澄江净如练。
心知消息到杯盘,坐觉精神生笔砚。
晓来竹下失青莎,鹄立细长三四片。
似欺赵子躯六尺,欲恼何郎书万卷。
诗泉要子涌三峡,酒路许吾通一线。
可怜顷刻纵如花,不奈消流终怯晛。
经尝凛冽合增嫌,爱惜为馀犹眷恋。
画莎江上真已奇,歌曲郢中殊不倦。
自惭追琢费巧心,欲为不托嗟无面。

我们逐句解读这首诗:

  1. 北风半夜轩昂变,倒泻天河飞似霰。
  • “北风”:指的是冬季的寒冷风。
  • “半夜晚起”:”半夜”指深夜,”轩昂变”形容风势突然改变。
  • “倒泻天河”:比喻风势之大,如同从天而降的天河。
  • “飞似霰”:指雪花纷飞如雨。
  1. 初惊弱质柔于冰,稍意澄江净如练。
  • “初惊”:开始时感到惊讶。
  • “弱质”:脆弱的体质。
  • “柔于冰”:比冰更柔软。
  • “澄江”:清澈的江水。
  • “净如练”:像白色丝带一样纯净。
  1. 心知消息到杯盘,坐觉精神生笔砚。
  • “消息”:这里指雪花的消息。
  • “杯盘”:酒壶和盘子,泛指饮酒用的器具。
  • “坐觉”:坐着时感觉到。
  • “精神生笔砚”:形容在欣赏雪景时,灵感涌现,思绪万千。
  1. 晓来竹下失青莎,鹄立细长三四片。
  • “晓来”:早上的时候。
  • “失青莎”:失去了青色的莎草。
  • “鹄立”:形容站立如鹄(一种古代传说中的大雁)。
  • “细长三四片”:形容数量不多但形态优美的雪花。
  1. 似欺赵子躯六尺,欲恼何郎书万卷。
  • “似欺”:好像欺负。
  • “赵子”:《世说新语》中有一个故事,称赵王伦曾用雪覆盖自己,以示威仪。
  • “躯六尺”:形容身体高大。
  • “何郎”:东汉文学家何劭有才学,常以书赠人。
  • “书万卷”:形容学问渊博。
  1. 诗泉要子涌三峡,酒路许吾通一线。
  • “诗泉”:比喻诗歌的灵感。
  • “涌三峡”:形容灵感像水流般源源不断。
  • “酒路”:比喻写作或创作的途径或灵感来源。
  • “许吾通一线”:允许我找到一条创作之路。
  1. 可怜顷刻纵如花,不奈消流终怯晛。
  • “顷刻”:形容时间短暂。
  • “纵如花”:比喻短暂的美好时光。
  • “不奈消流终怯晛”:无法承受时间的流逝,最终害怕光明消逝。
  1. 经尝凛冽合增嫌,爱惜为馀犹眷恋。
  • “经尝”:经历、尝试。
  • “凛冽”:寒冷刺骨。
  • “合增嫌”:似乎增加了些许烦恼。
  • “爱惜”:珍惜。
  • “眷恋”:留恋。
  1. 画莎江上真已奇,歌曲郢中殊不倦。
  • “画莎”:形容画中的芦苇。
  • “江上”:指江河之上。
  • “歌”:唱歌。
  • “郢中”:古地名,今河南省境内。
  • “殊不倦”:非常不厌倦。
  1. 自惭追琢费巧心,欲为不托嗟无面。
  • “追琢”:雕琢,修饰。
  • “费巧心”:耗费了心思。
  • “欲为不托”:想要不做作,保持自然。
  • “嗟无面”:感叹没有面孔可呈。

这首诗通过描述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雪以及雪后景色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将雪花比作羽毛、赵王、何郎等形象,生动描绘了雪的美丽和诗意。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自然美的珍惜。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