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郎文章鲁之变,句落毫端纷玉霰。
夜长乘雪出诗轴,十里银光摇素练。
西山作笔锋已秃,东海凝冰盖其砚。
欲搜月兔出三窟,肯比昆瑶夸一片。
梁园词赋不收拾,散落人间今几卷。
应怜我穷被雪压,冷屋号寒命如线。
故将佳句发阳春,昔也瀌瀌今睹晛。
白头嗜酒尚书郎,日给二升心所恋。
不愁家作四壁空,每得新诗便忘倦。
啼饥更自有痴儿,妄想朝来天雨面。

【解析】

  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各项中关键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加以理解。“西山作笔锋已秃”,意为“我笔下的山峰已是秃头了”。西山,指太行山;秃,光秃。
  2.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赏析”一词,要求学生对诗句进行赏析。赏析诗句,首先指出句子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该艺术手法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及产生的效果。答题模式一般为:①本诗用了……的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②这种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在表情达意上有什么作用?③这种艺术手法(表现手法)在全诗中的作用及影响是什么?
  3.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一般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观点(立场)、态度、思想、精神、人格等。
  4. 本题考查考生欣赏作品的形象,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上把握诗意,在此基础上,再逐联逐句地进行分析,从中挖掘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与主旨。本题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多处使用对比手法来抒发诗人的情怀。如颔联“西山作笔锋已秃,东海凝冰盖其砚”,写自己笔下的山川景物都已秃落而寒,而自己的心志却像冰块那样坚硬。颈联“梁园词赋不收拾,散落人间今几卷”,写自己曾经的文采不再收拾,如今已经散失于人间。尾联“故将佳句发阳春,昔也瀌瀌今睹晛”,写自己虽然已经衰老,但依旧想写出好的句子,就像太阳刚刚出现的时候那样明亮。
    【答案】
    【注释】
    ①何郎:即南朝梁代诗人何逊。鲁之变:指何逊曾为南康王萧绩主簿,因不满萧绩荒淫无度,愤而辞去。鲁,指梁简文帝萧纲。
    ②毫端:指笔尖。玉霰:指白雪,这里指雪。纷玉霰:洁白如玉的雪花纷飞飘落。
    ③乘:乘势。
    ④银光摇素练:形容月光皎洁,如银色的绸缎。素练:白色绸缎。
    ⑤西山,指太行山。作笔锋:指写诗。
    ⑥东海:指黄河。凝冰:积雪封冻。盖其砚:覆盖着砚台。
    ⑦月兔:传说月中有白兔。三窟:指神话中的三个洞,即月宫、广寒宫、凌宵殿。昆瑶:昆仑山的玉石。夸一片:形容珍贵。
    ⑧梁园:梁朝诗人沈约的别墅,今河南开封市西北有梁园故址。词赋:指辞赋。
    ⑨被:受;压:困窘。
    ⑩冷屋号寒:形容贫寒交迫,生活困苦。命如线:比喻处境艰难。
    ⑪瀌瀌:形容水盛的样子,也比喻气势磅礴。
    ⑫白头:年老头发变白。嗜酒尚书朗:指晋代尚书郎谢安,他喜欢饮酒,且善长书法,当时人称他为“白头公”。日给二升:每天喝二升酒,形容生活清苦。
    ⑬天雨面:指天上的云彩好像要下雨一样。更自有痴儿:更加自讨没趣。痴儿:傻孩子。妄想:幻想。朝来:早晨时。天雨面:天空中云彩好像要下雨一样。
    【译文】
    何郎的文章像鲁地变了样,每一笔都如雪片纷飞;夜深人静乘着雪出来写作,月光照耀下银光闪闪如同白色的绸缎;西山作笔锋已经是秃头,东海上的冰盖覆盖着我的砚台;想要寻找月亮下的兔子把文章写得更出色,可它怎能比得上昆仑山上的琼瑶呢?
    梁园中词赋没有收束,现在零散在人间已经有好几卷;可怜我穷困潦倒被雪压顶,寒冷的屋子叫我命运像细线一样;因此我把好的诗句献给春天,以前那些美妙的诗句现在又看到它;白发的老人嗜酒的尚书郎,每天能享受二升新酒是我心之所恋。
    我不愁家中四壁空荡,只要得到新诗就感到满足疲倦;更有一个傻孩子啼饥更让人烦恼,幻想着今天早晨天降大雨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