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遗恨了难平,只有南山不改青。
桥下温波秋渺渺,楼头霏雾晚冥冥。
祥钟福地衣冠盛,气润中天草木灵。
那得丹青绘缣素,烦君妙语写无形。
次韵张与之登巽亭 其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张与之登巽亭 其一》是南宋时期诗人赵鼎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作于北宋,作者赵鼎在元丰七年(1084年)九月十五日,以东坡韵赋诗,表达了对历史遗恨的感慨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作进行更详细的解读:
作者简介:赵鼎,字元镇,号景林老人,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有着显著的贡献,尤其在抗击金军入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的文学成就同样不容忽视,其诗词作品多表现出深沉的历史感悟和政治抱负,对后世影响甚大。
诗作原文:百年遗恨了难平,只有南山不改青。桥下温波秋渺渺,楼头霏雾晚冥冥。祥钟福地衣冠盛,气润中天草木灵。那得丹青绘缣素,烦君妙语写无形。
诗作解析:首句“百年遗恨了难平”,揭示了作者面对历史沧桑感怀无限的情感。第二句“只有南山不改青”,则表现了作者对永恒不变美好事物的向往。第三句“桥下温波秋渺渺”,描绘了秋天景色的宁静与深远。第四句“楼头霏雾晚冥冥”,营造了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氛围。后四句通过“祥钟福地衣冠盛”等诗句,赞颂了国家的繁荣和文化的兴盛。末句“那得丹青绘缣素,烦君妙语写无形”则是对艺术表达方式的一种思考,表达了一种无法用语言完全描述的美学追求。
赵鼎的《次韵张与之登巽亭 其一》不仅是一首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幅反映时代风貌的画作。通过这首诗,读者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远的艺术眼光,还能领略到中国古典诗词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