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中杂咏 碇斋

长波浩渺拍青山,细雨蓬窗一觉眠。
但向急流能暂止,从他蛟鳄怒垂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蒲中杂咏·碇斋》是宋朝诗人赵鼎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哲理。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赵鼎(约1085年—约1147年),字元镇,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他曾任监察御史、签书枢密院事等职,后因反对秦桧而被贬至岭南。在任内,他积极推动儒学发展,提倡洛学,被称为“小元祐”。其作品多以咏史抒情为主,展现了他对人生和历史的深刻思考。
  2. 原文与译文
  • 原文:长波浩渺拍青山,细雨蓬窗一觉眠。但向急流能暂止,从他蛟鳄怒垂涎。
  • 译文:浩渺的长波拍打着青翠的山峦,细雨洒落在蓬窗之上,我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沉沉入睡。只要能够暂时停歇在急流之中,其他的蛟鳄就不必再垂涎欲滴了。
  1. 注释与白话:这首诗的注释中提到了“河上”是张芸叟为碇斋所命名的地方。这里的“急流”比喻生活中的挫折和困难,而“蛟鳄”则象征着那些试图阻挠我们前行的敌人或困难。
  2. 创作背景:诗中的意境和表达方式都透露出诗人深深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他在建炎三年拜御史中丞,建炎四年任签书枢密院事,并在绍兴年间几度为相,推崇儒学,巩固政权,被时人称为“小元祐”。
  3. 名家点评:这首诗在宋代就已经广为流传,受到许多文人墨客的喜爱。后世学者对此诗的赏析也颇有见地,认为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
  4. 轶事典故:赵鼎一生坎坷,他的诗歌中不乏对命运和历史的感慨。他曾因反对秦桧而被贬至岭南,但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理想和信念。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体现。

《蒲中杂咏 碇斋》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赵鼎对生活、历史和自然的深刻反思和领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