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巽亭上,看尽洛中山。
山亦为君好,朝昏图画间。
那知张季鹰,高兴不可攀。
忽见秋风起,东随洛水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三年巽亭上,看尽洛中山。
山亦为君好,朝昏图画间。
那知张季鹰,高兴不可攀。
忽见秋风起,东随洛水还。
《奉送吕若谷县丞任蒲东归五首其二》是南宋政治家、词人赵鼎所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作者介绍:赵鼎,字元镇,自号得全居士,南宋解州闻喜(今属山西)人。他是宋高宗时的宰相,有《忠正德文集》10卷,《四印斋所刻词》有《得全居士词》一卷,存词45首。
原文:三年巽亭上,看尽洛中山。山亦为君好,朝昏图画间。那知张季鹰,高兴不可攀。忽见秋风起,东随洛水还。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描写诗人与友人离别的场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不舍之情。诗中“三年巽亭上,看尽洛中山”描绘了诗人在亭上长时间观看山水的情景,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而“山亦为君好,朝昏图画间”则表明这些美景都成为了诗人心中的美好回忆。最后两句“那知张季鹰,高兴不可攀。忽见秋风起,东随洛水还”更是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奉送吕若谷县丞任蒲东归五首其二》是一首充满情感和哲理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艺术才华,也体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背景。同时,它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审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