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谒松陵三贤堂

垂虹过高岸,左江右湖水。
洞庭相吐吞,沧海迷涯涘。
长波卷风雨,莽苍穷南纪。
人材钟秀颖,习俗擅清美。
高风想三贤,足以振颓靡。
一时挺孤标,千载照青史。
荒祠倚桥侧,草草渔樵市。
舟车往来冲,今谁踵前轨。
我从都城出,万事空化委。
就迹月重轻,心期要偷拟。
异代岂无人,意欲从此始。
山林与钟鼎,一决乃英伟。
近闻北客言,兵戎缠巩汜。
谁能务采纳,尚得扶隳毁。
归欤固夙心,宁作一身喜。
亦念征戍儿,白骨委荒垒。
道路异秦吴,魂梦隔生死。
江湖信清绝,浮泛聊尔耳。
却坐写孤怀,悲风生绿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谒松陵三贤堂》是宋代赵鼎的作品。赵鼎通过这首作品,表达了对古代三位贤人的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他个人的政治理想和抱负。

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赵鼎在北宋末年曾担任过御史中丞、签书枢密院事等重要职务,并因其推行的洛学政策而受到后世的广泛称赞。他的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他的政治生涯,也为他的文学作品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从文学艺术角度来看,赵鼎的《题谒松陵三贤堂》展现了宋代文学的典型风格。这首诗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如“垂虹过高岸,左江右湖水”等,这些诗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和历史的深刻思考。这种风格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怀相结合的追求,以及他们试图通过诗词来抒发个人情感和表达政治理念的愿望。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分析,赵鼎的这首作品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承。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极为繁荣的时期,诗词作为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古人的智慧与情感,并通过各种形式流传至今。赵鼎的作品不仅展示了当时文人的文化修养,还反映了他们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与责任感。

《题谒松陵三贤堂》不仅是一首充满哲理和美感的诗作,更是一幅展现宋代文化风貌的历史画卷。它既体现了作者个人的文学才华,也代表了宋代文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切关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精髓,感受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