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事近 其二 再和

羁旅转飞蓬,投老未知休息。
却念故园春事,舞残红飞雪。
危楼高处望天涯,云海寄穷发。
只有旧时凉月,照清伊双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好事近 其二 再和’是宋代赵鼎所作的《好事近·其二》。赵鼎的这首诗以羁旅生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于年华老去仍未能安定生活的感慨。以下将详细分析这首诗:

  1. 诗人介绍
  • 赵鼎(1085年—1147年),字易简,相州汤阴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宋徽宗政和五年进士及第。他历任端明殿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等职。他的诗作多反映现实,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
  1. 诗歌原文
    投老未知休息,年来但以酒相妨。进退只毫发,却道醉中常。一炷鼻端香,方寸浪平风息。汲取玉池春水,点红炉微雪。

  2. 诗歌赏析

  • 第一段:“投老未知休息,年来但以酒相妨。”这里描绘了诗人年华老去仍无所作为的现状。”投老”一词用来形容年老,而“休”在这里可以理解为休息或安宁。这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无奈与不满,感到自己的生活没有达到应有的状态,因此只能借助酒精来麻醉自己,以求得片刻的安宁。
  • 第二段:“进退只毫发,却道醉中常。”这部分描述了诗人的生活态度。”进”和”退”分别指向前和向后的动作,这里比喻为人生的起伏和选择。虽然生活充满了挑战和不确定性,但诗人似乎已将之视为平常,甚至觉得在酒精的帮助之下,醉酒成了一种常态。这种态度可能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世事变迁的一种接受和超脱。
  • 第三段:“一炷鼻端香,方寸浪平风息。”这里的“香”可能是指某种香料,如沉香、檀香等,通常用于熏烧以净化空气,也象征着心灵的宁静。“方寸”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用来指称心或精神空间的概念。“浪平风息”则形容心境平静如水,没有任何波澜。这部分描绘了诗人通过点燃香料、静心修炼,达到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 第四段:“汲取玉池春水,点红炉微雪。”这里的”玉池”指的是清澈见底的美池,”春水”则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勃勃。“点红炉微雪”形象地描绘了一种温暖而又不失清冷的景象,可能意味着诗人在寒冷的冬日里找到了一丝温暖的慰藉。这部分可能象征诗人在面对生活的艰难和挑战时,依然能够保持一颗温暖纯净的心。

赵鼎的《好事近·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