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知县挽诗

闭门经史自优游,气宇凌凌上斗牛。
从政逝将驱鸟鼠,传家那肯坠箕裘。
人间端欲挥银笔,天上俄闻记玉楼。
山北山南何处问,翩翩丹旐舞残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罗知县挽诗》是宋朝诗人邓肃的作品,表达了对罗知县的哀悼以及对逝者的缅怀。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意义和背景:

  1. 内容概述
  • 诗歌开篇“闭门经史自优游,气宇凌凌上斗牛”描述罗知县在家中沉浸于经史之中,展现出其高远的气质和不凡的志向。
  • “从政逝将驱鸟鼠,传家那肯堕箕裘”则反映出罗知县在政治生涯中的决心和坚持,即便面对困难也不放弃自己的原则和事业。
  • “人间端欲挥银笔,天上俄闻记玉楼”表达了作者对于罗知县生前文学成就的敬仰,以及对其身后名声的追忆。
  1. 意义分析
  • 此诗不仅是对罗知县个人的悼念,也是对其一生所作所为的肯定。通过这首诗,可以感受到邓肃对罗知县人格魅力的钦佩以及对其政治生涯的高度赞扬。
  • 在宋代,文人士大夫往往有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担当,邓肃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这种精神的传承和赞颂。
  1. 背景考察
  • 邓肃是宋代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生平事迹和文学作品在当时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 罗知县的身份和背景也值得关注,他是如何在政治和学术两个领域都有着杰出表现的人物,这也为邓肃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1. 鉴赏评价
  • 《罗知县挽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能够深刻地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 这首诗在形式上也具有一定的创新,采用了七言律诗的形式,使得情感表达更加丰富和深刻。
  1. 文化价值
  • 从文化角度来看,这首诗反映了宋代社会的一种价值观念和道德追求,即个人应当有高尚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 在文学史上,这首诗也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趣味和文化追求。
  1. 现代意义
  • 虽然时代已经变化,但这首诗中所体现的精神仍然具有现实意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依然需要这种积极向上、勇于担当的精神来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
  • 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的文化和历史,也可以从中汲取到对于个人成长和社会发展有益的启示。

《罗知县挽诗》不仅展现了邓肃深邃的思想和精湛的艺术造诣,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文化风貌和价值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