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外玻璃十顷宽,水芝高下刻琅玕。
冷香剪剪秋风动,孤艳泠泠晓月寒。
康乐气豪犹出社,易之韵俗更谁看。
笑谈今日亲姑射,太华高吟不数韩。
秋日白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白莲》是宋朝著名文学家邓肃的代表作品之一,体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采和对自然美的独到感悟。下面将对该文学作品进行介绍:
作者简介:《秋日白莲》的作者是邓肃,他生于宋哲宗元祐六年,卒于宋高宗绍兴二年,年仅四十二岁。邓肃少时警敏能文,善谈论,与李纲等人有交往,曾上疏争李纲,但因干执政大怒而被罢官。后因避乱福唐,于绍兴二年病逝,归葬于邓墩。
原文赏析:《秋日白莲》全文如下:
竹外玻璃十顷宽,水芝高下刻琅玕。
冷香翦翦秋风动,孤艳泠泠晓月寒。
康乐气豪犹出社,易之韵俗更谁看。
笑谈今日亲姑射,太华高吟不数韩。
这段文字生动地描绘了一幅秋天白莲的美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创作背景:邓肃的生平和《秋日白莲》的创作都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在那个时期,文人墨客不仅需要具备深厚的文学素养,还需要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和对自然的感悟能力。邓肃的作品中蕴含着他对生活、自然和艺术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这也是他能成为宋代文学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文化价值:《秋日白莲》作为邓肃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仅是文学作品,更是宋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文化风貌和社会风尚。同时,通过对《秋日白莲》的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为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珍贵资料。
《秋日白莲》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美景的佳作,也是邓肃文学成就的代表。它的出现,不仅丰富了宋代文学的内容,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