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托神灵器,子孙千万年。
果为天下福,遂得圣人传。
已定无疆业,方成顾命篇。
明朝无一事,脱屣或登仙。
挽仁宗皇帝辞五首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宋诗《挽仁宗皇帝辞五首》其三赏析
宋诗《挽仁宗皇帝辞五首》是宋代著名诗人郑獬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作者对于国家大事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仁宗皇帝的无限哀思。下面,让我们一同走进这首诗的世界,感受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魅力。
《挽仁宗皇帝辞五首》的开篇“恭俭同尧舜,忧勤固损年。”,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崇高的政治理想世界。在这里,作者表达了对君主治国理念的赞美,同时透露出自己对国家未来的担忧。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在中国古代文人中并不罕见,但能够如此深刻地表达出来,却是非常难得的。
“悲风来万国,白日下中天。”两句,则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这里的“万国”不仅指代了当时的国际形势,也象征着国家的繁荣和强盛。而“白日下中天”则暗喻了国家的光明未来。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一幅气势恢宏的画面,更蕴含着作者对于国家未来的深切期望。
诗歌的后半部分则转入了一种深深的忧虑之中。“薄葬遵周室,初陵兆洛川。”这两句,既体现了宋朝时期对于墓葬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变迁的关注。而“至仁推庙号,百世不能迁。”更是表达了作者对于道德理想的坚守和执着。
“明朝无一事,脱屣或登仙。”则是全诗的高潮和升华。这里,“明朝无一事”意味着国家的未来一片光明,而“脱屣或登仙”则寓意着作者对于人生的态度——追求自由和超脱。这是一种超越生死的境界,也是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一种深刻思考。
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郑獬不仅仅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诗人,更是一位深具远见和责任感的政治家。他的诗歌,既有深沉的情感,也有深远的思考,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