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公道义交,晚得苏公佐。
俾予往拜之,兄事安敢堕。
漂忽十五年,日月如旋磨。
近佩荆州符,吏牍方自课。
苏侯乃外台,庶几容谬懦。
若获巨木阴,似翳桑下饿。
相约待秋深,事隙得高卧。
风洒渚宫凉,碧溪绝尘涴。
穿林或倦行,拂石还分坐。
夙怀讵仿佛,幽事信坎坷。
除书走马来,换节长淮左。
嗟予踽踽游,有唱期谁和。
楚老遮郭门,扳留知不可。
别酒虽无欢,归帆幸少垛。
苏侯贤大夫,历数今谁过。
议论抵庙堂,有力莫能破。
挺如白玉圭,棱角不可挫。
大匠斲明堂,宜居左右个。
犹驰使者车,挟策均万货。
淮人久焦枯,苏息在欬唾。
倾酒吐长言,遥为淮人贺。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一首七言绝句,出自《宋诗钞》。这首诗以其简洁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对朋友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其仕途经历的感慨。
郑獬,字毅夫,号云谷,是北宋时期的一位文学家。他的祖父曾前往湖北安陆经商,因而他也在那里出生并成长。郑獬年少时就以才华出众闻名,在宋皇祐壬辰科科举考试中一举中举人,并在癸巳年状元及第。他不仅在科举中取得了优异成绩,还曾初试国子监谢启,表达了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和抱负。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的创作背景与郑獬的仕途经历密切相关。郑獬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一位名叫“苏刑部”的朋友的深厚情谊。他在诗中写道:“先公道义交,晚得苏公佐。俾予往拜之,兄事安敢堕。”这反映了郑獬对这位友人早年相遇、后来成为知己的经历充满了敬意和怀念。同时,诗中的“漂忽十五年,日月如旋磨”也透露出郑獬在这段时间里对于友情和仕途的深切感悟。
《苏刑部自湖北移漕淮南》虽然不是一篇完整的文学作品,但它是郑獬在特定历史时期创作的一首充满情感的诗歌。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郑獬的个人情感世界及其对友情和仕途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