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程太师宴柳湖归

鸣珂晓日动,画旗春风斜。
马蹄碧玉砧,踏破黄金沙。
夹路尽高柳,屹如绀璧遮。
草软藉游人,树暖啼娇鸦。
长湖畜元气,飞亭插苍霞。
开樽适逸调,笑言醉方哗。
人意重于春,酒香浓胜花。
所嗟无壮士,挽住白日车。
上马横驮归,不省归到家。
淮阳有此境,足为天下夸。
要路谙机阱,㹞㹞争齿牙。
愿公且留镇,所得欢无涯。
卷袖倒大白,秀发攲乌纱。
时与东风期,一来赏春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陪程太师宴柳湖归》是宋代诗人郑獬的一首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1. 作者介绍
  • 郑獬(1022——1072),字毅夫,号云谷,虔化人,江西宁都梅江镇西门人。他的祖父前往湖北安陆经商,便寄居于此,这使得他有机会接触各种文化与艺术,从而激发了他的文学创作兴趣。
  1. 诗歌原文
    鸣珂晓日动,画旗春风斜。
    马蹄碧玉砧,踏破黄金沙。
    夹路尽高柳,屹如绀璧遮。
    草软藉游人,树暖啼娇鸦。
    长湖畜元气,飞亭插苍霞。
    开樽适逸调,笑言醉方哗。
    人意重於春,酒香浓胜花。
    所嗟无壮士,挽住白日车。
    上马横驮归,不省归到家。
    淮阳有此境,足为天下夸。
    要路谙机穽,{左犭右斤}争齿牙。
    愿公且留镇,所得欢无涯。
    卷袖倒大白,秀发欹乌纱。
    时与东风期,一来赏春花。

  2. 主题思想:通过描绘宴会的盛况以及宴后归家的场景,反映出人们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美好不再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盼。

《陪程太师宴柳湖归》不仅是一首描写宴席盛况的诗歌,也是一首表达对和平生活向往和赞美的作品。通过对宴会的细致描绘,展示了宋代社会的生活风貌和人们的情感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