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度冯公岭二绝 其一

雪积云腾昼杳冥,万山玉立不胜清。
举头只恐是尺五,松柏已为环佩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雪中度冯公岭二绝 其一》的作者是宋代诗人郑刚中,这首诗通过对大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和超凡境界的深深赞叹

宋·郑刚中所作的《雪中度冯公岭二绝 其一》是一首充满诗意的古诗,其原文如下:

雪积云腾昼杳冥,万山玉立不胜清。
举头祗恐是尺五,松柏已为环佩声。

这首诗通过描绘冯公岭的雪景,展现了一幅壮丽的自然画卷。首先,“雪积云腾昼杳冥”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大雪封山时,白茫茫一片,天地间一片混沌的景象。接着,“万山玉立不胜清”进一步渲染了山上积雪如玉、晶莹剔透的美丽画面。而“举头祗恐是尺五”,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一片雪的世界中仰望天空时,心中所感受到的那种渺小与敬畏。最后,“松柏已为环佩声”则巧妙地将松柏与玉佩相结合,既点明了松柏常青不凋的特点,也暗含了松柏被人们视为美德的象征,从而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而深刻。

在理解《雪中度冯公岭二绝 其一》时,需要把握诗歌的艺术特点及其表达的情感。首先,郑刚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将自然的景色与人文的情感巧妙结合,创造出一种既具美感又富有哲理的美。其次,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生活哲理的一种思考。诗中的“举头祗恐是尺五,松柏已为环佩声”等句,都透露出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雪中度冯公岭二绝 其一》作为宋代郑刚中的代表作品,不仅展现了诗人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体现了他深邃的思想情感。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值得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研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