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积云腾昼杳冥,万山玉立不胜清。
举头只恐是尺五,松柏已为环佩声。

以下是对《雪中度冯公岭二绝其一》的逐句释义:

  1. 雪积云腾昼杳冥,万山玉立不胜清
  • 雪积云腾:形容雪花纷飞,云雾弥漫的景象。
  • 昼杳冥:指白日里天色显得非常昏暗,给人一种静寂、神秘的感觉。
  • 万山玉立:万座山峰如同玉石般矗立,形容山峰的壮丽和高远。
  • 不胜清:无法抵挡这美景带来的清新和宁静。
  1. 举头只恐是尺五,松柏已为环佩声
  • 举头只恐是尺五:抬头仰望时,担心自己只是像尺子一样渺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在大自然面前显得微不足道的感慨。
  • 松柏已为环佩声:这里用“环佩”象征珍贵和价值高的东西,比喻松柏这种常绿植物,即使在冰雪覆盖的环境中依然挺拔,象征着顽强和坚韧的精神。
  1. 赏析
  •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美的画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诗意的境界,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然界的敬畏之情,提醒人们要保护好这些珍贵的自然资源。
  1. 关键词注释及翻译
  • 琪花风乱欲成团:形容雪花飘散的样子,像是美丽的花朵在空中飞舞。
  • 度岭人言路已漫:越过山脉的路途已经变得难以辨认,形容道路崎岖难行。
  • 我排斥征夫第往前:我不愿意被征召入伍,而是选择继续前行,表达出诗人对于战争的反感和逃避现实的态度。
  • 山翁不怕雪霜寒冷:山中的老者不畏惧严寒和暴雪,表现出一种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
  1. 创作背景:郑刚中在北宋时期担任过多个职务,包括翰林学士、枢密院编修等。他在任期间积极参与政治事务,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对抗外敌入侵。然而,由于他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斗争,最终导致他被贬至岭南地区,担任知州等职。在此期间,郑刚中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挑战,但他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和原则,不屈不挠地面对困境。

  2. 作者介绍:郑刚中(1091年—1155年),字介夫,号西溪,福建福清县江镜村(今属福州市长乐区)人。南宋政治家、文学家、词人,爱国志士,抗金名将。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年)进士,历官宗正少卿、太常丞兼权直秘阁、秘书郎兼权刑部侍郎兼侍讲等。

  3. 作品鉴赏:郑刚中通过这首《雪中度冯公岭二绝其一》,不仅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抒发了他内心的感慨和追求。诗中的“举头祗恐是尺五”,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担忧与思考;而“松柏已为环佩声”,则展现了诗人对于坚强意志和崇高精神的崇敬。整首诗既具有深厚的艺术内涵,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义。

通过对《雪中度冯公岭二绝其一》的逐句释义和赏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诗人的创作意图和艺术手法。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成为了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