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显庙

公昔隐居乌石冈,老观禅师同道场。
法主懒安共徜徉,李薛咨参互击扬。
摆脱利欲心清凉,是以能全此至刚。
黄巢兵乱来福唐,公力抗之不肯降。
欣然引颈齿剑芒,白乳上涌如雪霜。
老贼自谓暴无伤,才杀人半于南方。
公无爵位在周行,史臣不书名不彰。
后三百年丞相张,夜梦三贤与迎将。
翌日游山登公堂,宛如梦中貌昂藏。
再来为州剡奏章,赐名刚显烈有光。
葺祠为庙饰栋梁,普与州人奉肴觞。
于荐荔丹与蕉黄,岁时来享以为常。
我作铭诗刻其旁,千万亿载死不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刚显庙》并非文学作品,而是一篇关于刚显庙的记事文,出自宋朝郑昂之手。这篇文章主要记录了刚显庙的修缮和祭祀活动,反映了宋代人们对历史人物的纪念和敬仰之情。

刚显庙,这个名字来源于宋朝皇帝赐名“刚显烈有光”,意为表彰刚显庙内所供奉的历史英雄们的节义精神。郑昂在文章中提到,东汉衰微时,有陈蕃、李固、孔融等名士相与标榜,以节义名世,即使在曹操这样的权臣面前,他们也敢于保持节操,不敢取汉朝而代之。同样,唐朝末年,君子在野,小人在位,朱温篡位后,士大夫们虽然表面上顺从,内心却不敢直言,不敢正议。

文章还描述了刚显庙的建筑和祭祀活动的盛况。刚显庙被修缮得非常华丽,成为州人共同敬仰的地方,人们在每年的特定时节来此祭拜,以示对历史人物的敬意和怀念。同时,作者还亲自撰写铭文,刻在庙旁以示纪念。

《刚显庙》是一篇关于刚显庙的记事文,记录了宋朝廷为表彰刚显庙内的节义人物所举行的修缮和祭祀活动。它不仅是对历史的一种追忆,也是对当时社会风尚的一种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