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汀鸿渐

远从北塞度南荒,风紧横斜落几行。
晓立讶天平积雪,夜栖倩月影清霜。
慵随孤凤鸣丹峤,耻逐群鸦噪绿杨。
莫厌生涯居此地,水多菰米即潇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沙汀鸿渐》是南宋时期诗人郑敦义的作品。以下是对《沙汀鸿渐》的相关介绍:

  1. 创作背景:郑敦义,字尚仁,宋英州真阳人,生活在哲宗和徽宗时期,曾因直言进谏得到皇帝的提拔。这首诗是他在担任潮阳县知县期间所作,体现了他对民生的关注以及自然美景的赞美。
  2. 诗歌内容:《沙汀鸿渐》作为一首七言律诗,其形式严谨、对仗工整,押阳韵。《沙汀鸿渐》不仅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还具有深刻的文化价值。它不仅描绘了英德的自然风貌,更通过候鸟过境这一生动场景,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主题。同时,这首诗也传达了一种超脱物外、恬淡闲适的人生态度。
  3. 历史意义:《沙汀鸿渐》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研究宋代社会文化、自然环境的重要文献。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跨越时代,至今仍能给现代人带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慰藉。
  4. 艺术风格:郑敦义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到的艺术眼光创作了此首诗。他的诗作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5. 现代价值:在当今社会,郑敦义这首诗所蕴含的哲理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提醒人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要关注自然、珍视生活,保持一颗平和宁静的心。这种追求精神家园的渴望对于现代人来说,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沙汀鸿渐》不仅是宋代文学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能领略古人的智慧与才情,也能从中汲取到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美好世界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