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交二首 其二

伐木义不古,伪敬溢颜面。
交接无真情,面是背乃变。
疏则易为恩,密则将成怨。
当学晏平仲,终始保相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结交二首 其二》是宋代末年至元初时期诗人郑思肖的作品,这首诗以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艺术手法,展示了作者对友情的独到理解和深刻批判。以下是对该诗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伐木义不古,伪敬溢颜面。
    交接无真情,面是背乃变。
    疏则易为恩,密则将成怨。
    当学晏平仲,终始保相见。

  2.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郑思肖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虚伪友情的强烈批判。他认为,真正的友情应该是真诚和坚定的,不应该受到外在条件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 语言技巧:郑思肖在这首诗中运用了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比喻,使诗歌富有诗意和画面感,同时也传达了他的情感和态度。
  • 象征意义:诗中的“伐木”和“交谊”等词语,都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们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代表着诗人对友情的看法。
  1. 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亡之后,这是一个动荡的时代,许多人为了生存而放弃了原则,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人格。在这样的背景下,郑思肖写下了这首充满批判精神的诗作。
  • 个人经历:郑思肖本人也是一个经历了巨大变故的人。他曾试图通过献策抵抗外侵来保护国家,但未被采纳。这些经历使他对人性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他更加关注友情的本质。
  1. 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这首诗充分展现了郑思肖的内心世界。通过对友情的深刻思考,他表达了对真挚友情的渴望和追求。
  • 结构布局:这首诗采用传统的五言古诗形式,但通过巧妙的排比和对比,使得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感都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1. 文化影响
  • 历史评价:郑思肖的这首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貌,也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世界的深刻认识。
  • 后世影响:许多学者和文学爱好者对这首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评论,从中可以窥见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和深度。
  1. 现实意义
  • 人际交往:在现代社会,虽然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可能有所增加,但理解并珍视那些真诚、无私的友情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 道德修养:郑思肖的诗歌提醒人们,无论在何种环境下,都应该保持一颗真诚的心,坚守道德底线。

《结交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情感的诗歌,也是一首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揭示了当时的社会现象,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人生和世界的独特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