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窗诗 其二

抱书南窗下,日午天光亮。
阴阴夏木长,翙翙巢禽鬯。
因之省疏慢,亦喜就闲旷。
散帙寄忘怀,曲肱从所尚。
临文眩今古,抚事杂欢怅。
劳形竟何为,有心得非妄。
释卷忽自娱,收视已神放。
远从华胥游,却立钧天上。
万缘倏皆空,至乐了无状。
悲哉俗学徒,头白迷归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刘攽的《南窗诗·其二》展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学问交融生活的向往。在探讨文学作品时,往往需要了解作者的背景、创作意图以及作品所传达的思想情感。下面将详细介绍《南窗诗·其二》的内容、作者信息以及其文学价值:

  1. 作品概述
  • 作者介绍:刘攽是宋朝的一位著名诗人,他的诗歌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个人情感。
  • 诗作原文:《南窗诗·其二》是刘攽的作品,其中描述了他坐在南窗下读书的情景,以及他在阅读中的体悟和情感变化。
  1. 诗作内容分析
  • 自然描写:诗中通过“抱书南窗下,日午天光亮”等句子,细腻地描绘了夏日中午阳光明媚,室内外光影变化的景致。
  • 人物心态:诗中“因之省疏慢,亦喜就閒旷”,表达了作者从繁忙中抽离出来,享受宁静时光的心理转变。
  • 思想内涵:诗中的“散帙寄忘怀,曲肱从所尚”等句,展示了一种随性而为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古典文化的尊崇和热爱。
  1. 历史背景
  • 时代特色:宋代社会相对安定,文人士大夫追求精神层面的自由与充实。在这样的背景下,文学作品往往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风貌及文人的内心世界。
  • 文化氛围:宋代的文化环境鼓励文人雅集,诗词歌赋成为交流思想感情的重要媒介。
  1. 文学鉴赏
  • 艺术手法:刘攽善于运用平实的语言表达深沉的情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观察来映射内心世界,使得作品具有极强的感染力。
  • 风格特点:《南窗诗·其二》体现了宋诗的典型风格,即注重意境的营造和哲理的探索。
  1. 文化影响
  • 后世评价:历代文评家对《南窗诗·其二》有较高的评价,认为其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宋诗中的佳作。
  • 教育意义:作为学习宋诗的代表作品,其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哲学和审美情趣,也提供了研究古代文人生活方式的重要文本。

通过深入分析《南窗诗·其二》,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及其文化心态,进而把握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韵味和深远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