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开元寺

晨霜耸乔木,初日明广庭。
俯巢鸟鹊驯,步径莓苔青。
即心百虑扰,造境众独醒。
安禅到无闷,看画匝已经。
梵音腾潮波,幡影垂流星。
天花雨贝叶,帝乐飘鸣铃。
胜缘此邂逅,法界俱清泠。
世喧暂回首,但觉尘冥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过开元寺》是宋代诗人刘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而非文学作品。《过开元寺》的全文及注释如下:

  1. 诗歌原文
    晨霜耸乔木,初日明广庭。
    俯巢鸟鹊驯,步径莓苔青。
    即心百虑扰,造境众独醒。
    安禅到无闷,看画匝已经。
    梵音腾潮波,幡影垂流星。
    天花雨贝叶,帝乐飘鸣铃。
    胜缘此邂逅,法界俱清泠。
    世喧暂回首,但觉尘冥冥。
  2. 作者简介
  • 刘攽(1024年—1089年),字贡父,号公非,北宋临江军新喻人。他是宋仁宗庆历六年进士,历州县官二十年,入为国子监直讲,迁馆阁校勘。神宗熙宁初同知太常礼院,以反对新法出知曹州。哲宗元祐中召拜中书舍人。博览群书,精于史学,助司马光修《资治通鉴》,专治汉史部分。有《彭城集》、《公非集》、中山诗话等作品传世。
  1. 诗歌赏析:《过开元寺》这首诗通过简洁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描绘了开元寺的自然美景和宗教氛围。诗中通过对清晨霜露、初升太阳、巢鸟和踏青小径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随后,诗人转入内心世界的描述,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与自我修养的状态。诗末两句“看画匝已经”则展现了诗人在寺庙中观赏壁画时的陶醉之情。整个诗歌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既有外在的自然美,也有内在的精神追求。

《过开元寺》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歌,更是一种文化和历史的传承。它反映了宋代文人的精神风貌以及当时社会对佛教文化的尊崇和信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能欣赏到宋代诗歌的艺术魅力,还可以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和文化特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