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阴向十日,不见江南山。
何意浮云尽,依然庭户间。
芳草晚已歇,瑶华初可攀。
故人在远道,怅望凋朱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积阴向十日,不见江南山。
何意浮云尽,依然庭户间。
芳草晚已歇,瑶华初可攀。
故人在远道,怅望凋朱颜。
《喜晴寄彦猷》是宋代诗人刘敞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作者介绍:刘敞(约1019年-1068年),字原父,号公是,北宋时期著名的学者和政治家。刘敞生于临江军新喻县,历任吏部南曹、知制诰等职。在政治生涯中,刘敞以直言进谏闻名,曾直言劝阻仁宗接受尊号,因其直言不讳而遭排挤,最终因故被贬至永兴军等地任职。尽管如此,他仍致力于学问,著有《春权权衡》、《七经小传》及与弟刘放、子刘奉世合著的《汉书标注》等作品。
诗歌原文:
积阴向十日,不见江南山。何意浮云尽,依然庭户间。芳草晚已歇,瑶华初可攀。故人在远道,怅望凋朱颜。
诗歌鉴赏:
刘敞的这首《喜晴寄彦猷》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手法展现了深厚的文学功底,更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情感,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人生变迁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