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舟三首 其三

方池亦通舟,水色涵碧霄。
解舟不用楫,漾漾随风飘。
中河乍纵横,顾眄幽兴饶。
白鸟逃人飞,赤鲤时复跳。
稍与外物远,解襟歌且谣。
安知抱忧思,谓我士也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泛舟三首 其三》是宋代文学家刘敞的作品,描绘了作者泛舟江上的情景,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内心的自由感受。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刘敞的背景:刘敞是北宋的一位官员,学识渊博,尤擅长文史,与梅尧臣、欧阳修等文人有深厚的交往。他的诗歌创作深受当时文化氛围的影响,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1. 作品原文
  • 诗句内容:方池亦通舟,水色涵碧霄。解舟不用楫,漾漾随风飘。中河乍纵横,顾眄幽兴饶。白鸟逃人飞,赤鲤时复跳。稍与外物远,解襟歌。
  • 诗意解析:诗中描述了诗人站在宽阔的水面上,看着水面如镜,反射出碧蓝的天空。诗人不需要划船的工具,任由微风带着船儿轻轻飘荡。在中流处,两岸的风景交错,给诗人带来了无尽的遐想。湖中的白色鸟儿飞翔,远处的红鲤鱼跳跃,都让人感到与大自然的亲近。
  1. 作品赏析
  • 艺术手法:刘敞的这首《泛舟三首 其三》运用了细腻的描写,通过“方池”、“水色”等词汇,构建出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观。诗中的比喻手法,如“方池亦通舟”,不仅形象生动,还增添了诗的节奏感和音乐美。
  • 情感表达:这首诗透露出诗人内心的自由和愉悦,他似乎完全沉浸在这片自然的宁静之中,忘却了尘世的烦恼。这种表达方式反映了宋代文人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

通过对《泛舟三首 其三》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这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颂,更是对心灵自由的追求。读者可以从中获得心灵的慰藉,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