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大人正月十四日作

端闱夜许都人望,红伞亭亭坐南向。
烛龙影落陆海中,广乐声在钧天上。
华严宝藏光景出,双鸾飞下蓬莱嶂。
大平天子千万岁,呼舞共作嵩山唱。
小臣踯躅百寮底,未许外班陪末行。
今来沦落一何极,山城装点成穷相。
苦吟漫欲酬节物,拥膝句作酸寒状。
搜抉浑如饵毒药,畏缩更似藏私酿。
诗成竟亦勿交涉,欲取楼兰经乐浪。
典衣聊复沽市酒,一饮径醉成昏忘。
黄昏陋巷灯火绝,守把不费城门将。
岂不见人生欢乐易生悲,惟有静默长无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大人正月十四日作》是中国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一首七言律诗,创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这首诗是王安石在正月十四日所作,与友人相和之作。全诗共八句,每句七个字,整首诗共有六十六个字。

这首诗的内容主要是表达王安石对春天的喜爱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绿树”、“红霞”、“春江”等,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春天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热爱。此外,诗中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将“绿树”与“红霞”相对照,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勃勃和美丽多彩。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王安石诗歌中的佳作之一。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敏锐观察和深刻感受,也体现了他对人生百态的独特见解和独特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