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薄檐牙紫翠间,正缘天属得恬安。
已闻名教兼三乐,况有家声到二难。
棠棣萼留春色好,鹡鸰原占洞天宽。
友于谁复知真适,拾穗荣期似太漫。
贺氏怡轩
介绍
《贺氏怡轩》是北宋诗人刘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恬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看淡的人生态度。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作者的介绍:
诗歌原文:《贺氏怡轩》的盘薄檐牙紫翠间,正缘天属得恬安。已闻名教兼三乐,况有家声到二难。棠棣萼留春色好,鹡鸰原占洞天宽。友于谁复知真适,拾穗荣期似太漫。
作者简介:刘弇,字伟明,宋吉州安福人,神宗元丰二年进士,授海门簿,迁知峨眉县,中博学弘词科,改太学博士,以文章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多表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以及对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诗歌赏析:在这首诗中,“盘薄檐牙紫翠间,正缘天属得恬安”描绘了怡轩建筑的精致与周围的自然环境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接下来的“已闻名教兼三乐,况有家声到二难”,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名教(即名声和教化)的双重享受,以及家族荣誉的双重满足。
主题思想:刘弇通过《贺氏怡轩》,传达了一种远离尘嚣、追求心灵安宁的理想生活方式。诗中的“友于谁复知真适,拾穗荣期似太漫”,反映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他主张放下功利,享受生活本身带来的快乐。
艺术特色: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通过对景致的描述传达出诗人的情感态度。诗中运用了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如将“棠棣萼留春色好,鹡鸰原占洞天宽”中的棠棣和鹡鸰比作春天的美好景色和宽广的天地,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
历史背景:刘弇生活在宋朝,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雅士们对于自然美和精神境界的追求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刘弇的创作也体现了这一时代的文化特征,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审美价值,还蕴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
社会影响:刘弇的这首《贺氏怡轩》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其作品被后人传诵,并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同时,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
《贺氏怡轩》不仅是一首诗歌作品,更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社会的风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古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