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酬

束书归伴鹤头游,赢得髭根未雪如。
春圳有田皆杜鄠,晓窗无岫不衡庐。
糟床最与天真近,鱼沫何妨世态疏。
鞟足龟腰负芝术,因君特地愧三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酬》是宋代诗人刘弇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作于宋哲宗元祐七年(公元1092年),此时,刘弇因遭诬陷而贬谪为信州教授。在这首诗中,作者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对比,展现了其深邃的艺术造诣和高超的情感表达技巧。下面将对《次韵酬》进行具体分析:

在诗歌的内容上,《次韵酬》以“束书归伴鹤头游”开篇,描绘了诗人独自归家的情景,与鹤相伴,仿佛已步入仙界。紧接着,“赢得髭根未雪如”抒发了诗人因被贬谪而产生的无奈与辛酸,髭根犹未消融如同岁月的沧桑。通过这种对比手法,诗人不仅展示了自己的情感状态,还表达了对仕途失意的深刻反思。

从艺术特色来看,《次韵酬》采用了传统的七言律诗形式,严格遵循了所和诗的原韵原字要求,体现了宋代诗歌的严谨性和规范性。此外,诗歌中大量使用象征和比喻手法,将自然景物与人的情感紧密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例如,“春圳有田皆杜鄠”中的“杜鄠”可能是指某个地点或人物,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外在环境的影响。

从主题思想来看,《次韵酬》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应酬之作,而是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面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起伏时的精神面貌。

《次韵酬》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和深厚思想内涵的作品。它不仅是刘弇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宋代诗歌文化的重要体现。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人们不仅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人生哲理和艺术灵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