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杭州乱二首 其二

缓城将母走者谁,吾宗贵人丞相儿。
高门潭潭深如海,一朝赤脚踏路岐。
吁嗟身世本何有,金帛满家那得守。
衣冠自古皆贼仇,玉石俱焚无好丑。
呜呼安得贫富受用势略齐,无庸悬绝产祸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闻杭州乱二首 其二’是宋代文学家刘一止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动荡、家族衰败和自身命运的感慨。下面对这首诗进行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刘一止,字行简,号太简居士,生于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他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之一,以其深厚的文学造诣和敏锐的社会洞察力而闻名。
  1. 诗词原文
    缓城将母走者谁,吾宗贵人丞相儿。
    高门潭潭深如海,一朝赤脚踏路岐。
    吁嗟身世本何有,金帛满家那得守。
    衣冠自古皆贼仇,玉石俱焚无好丑。
    呜呼安得贫富受用势略齐,无庸悬绝产祸机。

  2. 诗歌鉴赏

  • 内容分析:这首诗反映了刘一止对社会动荡的深刻感受,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通过描述一个家族的兴衰,映射了那个时代的普遍现象。
  • 艺术手法:刘一止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贵族家庭的豪华与个人命运的凄凉进行了鲜明的对比。同时,他也巧妙地借用自然景观来象征人生的无常和社会的不公。
  • 语言风格:刘一止的诗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仗和平仄的巧妙运用,使得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同时也体现了宋诗的典雅之美。

‘闻杭州乱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作品,也是刘一止以其独特的文学才华和深邃的思想情感创作的佳作。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点以及诗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