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花/玉楼春 饯别王元渤赴吉州

桂香台上秋风袅。
鸭绿溪前离思渺。
一卮芳醑细深倾,听尽阳关须醉倒。
政成早晚传温诏。
莫恋江城歌吹绕。
明年身到凤池边,重看春波生故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木兰花/玉楼春 饯别王元渤赴吉州》是宋代诗人刘一止创作的一首词,以桂香台和鸭绿溪为背景,表达了送别之情和对友人未来成就的祝愿。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部作品:

  1. 作品创作背景
  • 作者刘一止:刘一止(生卒年不详),北宋诗人、词人,生平事迹不详,其诗作多收录于后世的各类诗歌选集之中。
  • 时代与风格:该词创作于宋代,属于婉约派词风,以其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意境见称,展现了宋词的艺术特色。
  1. 作品原文
  • 桂香台秋风袅:在桂香台上,秋风轻轻摇曳,带来阵阵桂香。
  • 鸭绿溪前离思渺:在鸭子绿的小溪旁,离愁别绪如烟雾般弥漫。
  • 一卮芳醑细深倾:斟满一杯酒,细细品味,直到酒尽也不愿停歇。
  • 听尽阳关须醉倒:听着《阳关三叠》,仿佛沉醉其中,不自觉地喝下杯中之酒直至醉酒。
  1. 作品主题思想
  • 送别之情感:全词贯穿了离别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深情厚意。
  • 对未来的祝愿:通过“莫恋江城歌吹绕”等句子,表达了对于友人未来能够实现抱负的期待与祝福。
  1. 艺术手法
  • 情景交融:词中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相融合,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词人的内心世界。
  • 意象运用:使用“秋风”、“桂香台”、“鸭绿溪”等意象,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增强了词作的艺术感染力。
  1. 语言特点
  • 含蓄委婉:刘一止的词作通常语言含蓄而富有韵味,善于用词来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沉的思考。
  • 音韵和谐:宋代诗词注重音韵美,刘一止的作品在押韵和节奏上处理得当,读来朗朗上口。
  1. 文化价值
  • 文学鉴赏:作为宋代文人词作的代表,它体现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态度,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 历史价值:反映了宋代的社会风貌和文化氛围,为我们研究宋代的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木兰花/玉楼春 饯别王元渤赴吉州》不仅是一首情感真挚的词作,也是宋代文人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真实写照。它不仅展示了作者深邃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宋代文学的特色以及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