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成因揉木,偃月势相侔。
适用形虽巧,论材性本柔。
倦凭观秘箓,趺坐接禅流。
莫效愚溪戮,时多曲似钩。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器成因揉木,偃月势相侔。
适用形虽巧,论材性本柔。
倦凭观秘箓,趺坐接禅流。
莫效愚溪戮,时多曲似钩。
《曲倚》是宋代刘子翚的诗作。
刘子翚,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以其深邃的文学造诣和精湛的艺术表现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致,表达个人情感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其中《曲倚》,作为他的作品之一,以简洁优美的笔触描绘了自然界中的一种现象——弯曲的木料在外力作用下形成的优美形态。这首诗通过对这一自然现象的观察与赞美,反映了刘子翚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刘子翚通过“器成因揉木,偃月势相侔”开篇,形象地描述了木料因被揉制而形成偃月状的形状,形似钩,巧妙运用了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来传达自然之美。接下来的诗句“适用形虽巧,论材性本柔”,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天然材质的赞美,同时指出尽管材质柔软,但经过艺术加工后却显得非常精巧。
最后两句“倦凭观秘籙,趺坐接禅流”,不仅描绘了诗人静坐在其旁欣赏的姿态,还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禅宗哲学的向往。这几句诗意蕴丰富,将自然美与人文哲思完美融合,展示了刘子翚卓越的艺术修养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刘子翚的《曲倚》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精美诗作,更是一首蕴含深远哲理的文学作品。它体现了刘子翚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性的细腻洞察,展现了一个文学巨匠的文化素养和艺术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