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銮北狩淹归毂,寂寞梁园春草绿。
犹传故老守孤城,官军不到黄河曲。
连云楼橹已灰烬,更倚窗扉防箭镞。
招兵太半出群盗,绣䘿蒙衣屡翻覆。
前宗后社力诛锄,白刃如霜挂人肉。
州桥灯火夜无光,夹道狐狸昼相逐。
往时汴泗绝行舟,市粜十千尘满斛。
衣冠避胡多在南,胡马却食江南粟。
谋臣武士力俱困,海角飘摇转黄屋。
盘庚五迁方择利,昆阳一战何当卜。
宁闻犬豕乱中华,汉祚承天终必复。
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祇欲吞声哭。
望京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望京谣》的深沉与哀伤
在宋代,有一位诗人名叫刘子翚,他创作了《望京谣》。这首诗词以宋朝灭亡后的汴京为背景,通过对当时社会动荡和人民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深忧虑。
诗中提到“双銮北狩淹归毂,寂寞梁园春草绿”,描绘了战乱之后,繁华的梁园被荒废,春天的草木依旧繁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不仅是自然景象的变化,也象征了社会的衰败和人们的无奈。
“犹传故老守孤城,官军不到黄河曲”,反映了战争结束后,仍有一些人坚守城池,但援兵迟迟未到,展现了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助。
“招兵太半出群盗,绣蒙衣屡翻覆”,则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另一面,即部分民众因无法忍受苦难而选择了背叛或成为盗贼。
“前宗后社力诛锄,白刃如霜挂人肉”,通过激烈的战斗场面,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州桥灯火夜无光,夹道狐狸昼相逐”,描述了战后城市的荒凉与萧条,以及居民的艰难生活状态。
“夕烽明处望千门,孤臣祗欲知声哭”则表达了诗人作为朝廷遗臣,内心的悲痛和无奈。
《望京谣》是一首反映宋朝灭亡后社会现实的诗词,通过对战争、政治、民生的深入描绘,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关注。这首诗词不仅是文学上的珍品,也是历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