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塘观雪分韵得远字

入腊甫自兹,得雪殊不晚。
凝寒祛厉气,积润滋麦本。
清兴浩无极,步屐忘足蹇。
扣门呼石交,颈缩语犹謇。
挟携事登眺,南去还北反。
所向游目碍,窘若虎就圈。
归来漫塘上,四望与天远。
蓑重渔舟归,烟横樵舍饭。
棱层敞瑶池,灿烂开琼苑。
玉龙拥寒城,银海迷叠巘。
颇喜漫翁贫,览富逾北阮。
呼儿具杯酌,采掇翻蔬畹。
不辞多酌我,自愧饮河鼹。
少焉敛夕氛,桂魄争婉娩。
翻思造化工,舒卷意难忖。
方其阴风壮,一噫万象偃。
聚将薮泽平,散欲天壤混。
端疑冰山固,可但拳石狠。
及其遂离析,去去不可挽。
日月丽太清,草木被馀暖。
区分镜出匣,涣散渠决堰。
向来天壤间,了不计增损。
呼吸一气尔,人当解兹悃。
恭惟圣明君,忧民中缱绻。
方冬祈瑞应,此足慰勤恳。
贵瑞不贵多,真宰亦知撙。
公等调元手,圣世须补衮。
未应事闲旷,崖壑惯栖遁。
我智拙于鸠,一枝聊自稳。
但喜占丰年,努力务耕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漫塘观雪分韵得远字》是宋代诗人刘宰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在冬季观赏雪景时的心境和所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及其内容:

  1. 作品原文及鉴赏
  • 原文概述:入腊甫自兹,得雪殊不晚。凝寒祛厉气,积润滋麦本。清兴浩无极,步屐忘足蹇。《漫塘观雪分韵得远字》,刘宰作。入腊甫目兹,得雪殊不晚。凝寒祛厉气,积润滋麦本。清兴浩无极,步屐忘足蹇。
  • 诗意解析:诗中“入腊”指的是农历的腊月,通常这个时期天气寒冷而降雪较少。然而,此时正值冬季,气候寒冷,积雪能够有效地驱散体内的寒气,滋润大地的庄稼。作者在寒冷的环境中行走,感受到了一种无法用言语描述的畅快与自由。
  • 艺术特色:此诗语言平实而含蓄,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传达出作者对冬日雪景的喜爱之情。诗中的“清兴浩无极”一句描绘了雪后景色的壮阔,给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
  1. 作品背景和作者介绍
  •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宋代,当时社会安定,文人墨客多有咏雪之作,反映了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喜爱以及内心情感的表达。
  • 作者刘宰:刘宰,字希亮,号漫堂居士,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文学作品大多体现了个人的审美情趣和对生活的态度。通过《漫塘观雪分韵得远字》这一作品,我们可以窥见其文学造诣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感悟。
  1. 诗歌赏析
  • 景物描绘:诗中的“入腊甫自兹,得雪殊不晚”,描绘了腊月时节虽寒冷但降雪正好的景象;“凝寒祛厉气,积润滋麦本”,则通过雪后气温下降、土壤得到滋润等细节,展现了雪给大地带来的益处。
  • 情感表达:诗中的“清兴浩无极”,表现了作者面对自然美景时的内心感受,有一种豁达和畅快的情绪流露。而“步屐忘足蹇”更直接地表达了诗人在此情此景下忘却一切的愉悦状态。
  1. 文化意义
  • 审美情趣:《漫塘观雪分韵得远字》展示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美的敏锐捕捉。这种审美情趣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上,也体现在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上。
  • 文学价值:作为宋代的诗歌作品,它具有一定的文学价值。通过这样的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

刘宰的《漫塘观雪分韵得远字》是一首充满生活气息和深刻哲理的作品。它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生活态度的独特理解。通过这首诗,可以进一步理解宋代文人的文化背景和生活哲学,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在自然面前那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