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若覆奁,潭面如拭镜。
奇哉几案物,千古弃荒夐。
了无扳跻劳,坐惬幽野性。
泉源黑难穷,崖色碧相映。
闯深畏龙蛰,窥浅见鱼泳。
可怜风水声,空山谁来听。
我欲买兹丘,扫迹逃嚣竞。
未言葺茅斋,先可理渔𦩘。
琴潭
介绍
《琴潭》
《琴潭》,是宋代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五言诗,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深深打动了读者的心灵。此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山水画卷,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首句“山形若覆奁”,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山峦的轮廓,仿佛一幅淡墨山水画平铺于眼前。接着“潭面如拭镜”,则形容水面如明镜般清澈,映射着山影与天空。这种对大自然美景的细腻描摹,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诗人并未止步于此,转而抒发了一种超脱物外的闲适之情。“奇哉几案物,千古弃荒夐”,表达了一种对古人遗留下的几案之物的感慨,这些物品虽然历经千年仍被遗忘,却依然散发着一种古朴之美。
进一步展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感受的深刻表达,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了无扳跻劳,坐惬幽野性”,“扳跻”意指攀登或攀登之意,此处反用其义,意指无需攀爬劳累,便能体会到自然的静谧和平宁。而“坐惬幽野性”,则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热爱,他渴望能够摆脱世俗的纷扰,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美好。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借代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泉源黑难穷,崖色碧机映”,泉水源源不断,深不可测,而崖壁的颜色犹如碧玉一般透亮。这里的描写不仅生动形象,而且寓意深远,象征着生命的顽强与自然的生生不息。
诗人并未止步于赞美自然,而是更进一步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现状的思考。“可怜风水声,空山谁来听”,这句中的“风水声”,既可能指的是自然界的声音,也可能隐喻社会动荡、世事无常。诗人借此表达出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和对人们倾听自然声音的渴望。
最后部分,“我欲买兹丘,扫迹逃嚣竞。”诗人表达了自己想要买下这块土地,远离繁华喧嚣,过上隐居生活的愿望。而“未言葺茅斋,先可理渔{左舟右定}。”则是对未来生活的一种设想,他希望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小窝,过上简单而又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
《琴潭》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着深刻哲理的作品。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向往,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部作品无疑为我们提供了一扇了解宋代文化和审美情趣的窗口,同时也激励我们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