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形若覆奁,潭面如拭镜。
奇哉几案物,千古弃荒夐。
了无扳跻劳,坐惬幽野性。
泉源黑难穷,崖色碧相映。
闯深畏龙蛰,窥浅见鱼泳。
可怜风水声,空山谁来听。
我欲买兹丘,扫迹逃嚣竞。
未言葺茅斋,先可理渔𦩘。

【注释】

琴潭:琴溪之潭。

奁(lián):镜子。

几案:指书桌。

了:尽、完。

惬:舒适。

黑难穷:水深得无法测量。

崖色碧相映:山崖的颜色与水色互相映衬。

龙蛰:大鱼潜伏在深渊中。

窥浅:从水面上看水中的物体。

风水声:山间水声。

理渔𦩘(zhì wěn):整理渔网,准备捕鱼。

【译文】

山形好像被覆着镜匣,潭面如同擦拭过的明镜。

如此奇特的东西,自古以来就被遗弃在荒远之地。

没有什么可以攀爬攀登的劳累,坐在这里非常惬意。

泉水深得难以测量,山崖的颜色翠绿相互辉映。

深入水底畏惧大鱼潜伏,从水面上看到鱼儿在水中游动。

可惜的是那山间的水声,只有空山才有人来倾听。

我想买这丘地,清扫掉自己的痕迹,远离嘈杂和争斗。

还没有说要修理茅屋,先可以整理好渔网准备捕鱼。

【赏析】

这是一首写隐逸生活的诗。全诗以“琴潭”为题,描绘出一幅清幽秀丽的山水图。作者通过描写琴潭及其周围环境的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归隐山林,追求自然生活的愿望,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由的生活态度。

开头两句用镜子作比喻,形象地描绘出了琴潭的美景:山形像被覆着镜匣,潭面像擦拭过的明镜。这样的景色,确实如人们所说,美得不可言喻。

第三句“奇哉几案物”是说琴潭这样美好的景色,是世上罕见的。它被世人抛弃得太久太远,以至于现在很少有人知道它的存在。这里,诗人对琴潭进行了高度的评价和赞美,同时也表现出了一种悲凉之情。

诗人又进一步描绘了琴潭周围的环境。“了无扳跻劳”,意思是说,坐在琴潭旁边,没有攀爬攀登的劳累。“坐惬幽野性”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可以完全放松自己,享受宁静的田园生活。这种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转向了对琴潭周边环境的描绘。“泉源黑难穷”,“崖色碧相映”,这两句话分别描绘了琴潭周围的水源和山色。“泉源黑难穷”意味着泉水源源不断,深不见底;而“崖色碧相映”则形容山岩的颜色与湖水交相辉映,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在这优美的环境中,诗人还看到了一些有趣的现象:大鱼潜伏在深渊中,而小鱼则在水面上游动。这些景象不仅令人惊叹,更增添了几分乐趣。

诗人又把目光投向了琴潭的深处,那里的水声听起来就像是来自远方的呼唤。然而,这声音却只能让那些空山来听的人感到震撼和感动。

结尾两句,诗人直接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他想买下这个琴潭,然后清扫干净自己的痕迹,远离嘈杂和争斗的世界。他还想要整理好自己的渔网,开始新一轮的捕鱼生活。这里的“欲买兹丘”、“未言葺茅斋”,都表现出他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这首诗虽然简短,但意境深远。它通过描绘琴潭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内心对于喧嚣尘世的厌倦和向往。因此,可以说,这首《琴潭》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对生活的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