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何为者,寒暑一破衫。
发白具老态,口讷稀冗谈。
我陪小队来,猿鸟窥层岚。
道人方掩户,燕坐弥陁龛。
迎客不下山,送客不出庵。
即之疑槁木,面目寒巉岩。
赠钱漠然谢,有若投诸潭。
微言岁计熟,收芋已满篮。
斯人未识字,岂必曾遍参。
所立偶自高,可儆佞与贪。
辰山道人
道人做什么,穿件破衫寒暑。
发白老态具,口讷很少谈话。
我陪小队来,猿鸟窥层岚。
道人方掩户,燕坐弥陀龛。
迎客不下山,送客出庵。
即之疑槁木,面目寒巉岩。
赠钱漠然谢,有若投诸潭。
微言岁计熟,收芋已满篮。
斯人未识字,岂必曾遍参。
所立偶自高,可儆佞与贪。
注释:
- 辰山道人:这里指的是一个生活在辰山的道士。
- 道人何为者:询问道人为什么要这样做。
- 寒暑一破衫:无论春夏秋冬,都穿着破旧的衣服。
- 发白具老态:年事已高,白发苍苍,显得老态龙钟。
- 口讷稀冗谈:不善言辞,很少说话。
- 我陪小队来:作者陪同一个小队来到这里。
- 猿鸟窥层岚:猿猴和鸟儿在层层山岚之间窥探。
- 道人方掩户,燕坐弥陀龛:道人在门后休息,像坐在弥陀佛的座位上一样安静。
- 迎客不下山,送客不出庵:迎接客人不下山,送走客人也不出来。
- 即之疑槁木,面目寒巉岩:面对他,感觉他就像一座干枯的木头,面容严峻而冷峻。
- 赠钱漠然谢:赠送钱币,但他却漠然地接受,没有任何感激之情。
- 有若投诸潭:有像《庄子》中的寓言人物,被投入水中却依然活着,比喻即使遭遇困境也能保持尊严。
- 微言岁计熟:微薄的话语和一年的计划都很熟悉。
- 收芋已满篮:收获的芋头已经装满了篮子。
- 斯人未识字:这个人可能没有受过多少教育。
- 岂必曾遍参:难道他一定曾经广泛地学习吗?
- 所立偶自高:他的立身之道可能并不高远。
- 可儆佞与贪:可以警戒那些谄媚逢迎和贪婪的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生活在山林之中的道人形象,通过对道人外貌、言行、生活的描写,展现了他对世俗世界的超脱和对修行的坚持。诗中充满了道家的思想,如“寒暑一破衫”、“发白具老态”等意象,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同时,通过与道人的交往,作者也感受到了他的内心世界和他对修行的执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